【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夏日氣溫偏高,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症等患者,要特別小心眩暈。日前一位70多歲、有多重慢性病的老先生,烈日正午外出吃飯,流汗過多又未補充水分,引起眩暈倒地,撞擊腦部引發腦出血,急救後仍不治。
醫師提醒議,慢性病患者不要在炎熱氣溫下出門,若出門也要注意防曬及戴帽子。一旦出汗,可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鈉離子。
聯醫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劉金亮表示,氣溫過熱,慢性病患導致眩暈而上門求診的病患約增加兩成,多數以老人家為主。
當氣溫過熱時,一般人會想到開冷氣或風扇降溫,但有些獨居在家的長者,總想忍一忍、節省一點不要浪費錢,或者出門沒攜帶防曬用具,因氣溫過熱引發身體不適。
劉金亮指出,氣溫過熱容易造成大量出汗,使人體內體液減少,電解質不平衡。人體內一般納離子濃度為135,如果鈉離子濃度小於120,開始出現心臟虛弱、喘不過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會引發昏迷。
劉金亮表示,近來收治多起因眩暈引發意外的病例。像一位85歲的老太太因長期服用抗高血壓及安眠藥,最近夏天氣溫高,為節省不開冷氣,半夜醒來上廁所時眩暈而跌倒。被發現時全身冒汗,也有腦出血,幸好急救後救回一命。
另一位80多歲的長者本身有癲癇症病史,因天氣炎熱,頭部暴露在陽光下,造成眩暈而使腦部放電異常發生癲癇症倒地,致頭部受傷送醫急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