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達人林恭儀(台北醫學大學附醫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
下周二(4月5日)就是「清明」了。日照變長、氣候轉暖,進入春意盎然的清明時節,十分適合脫去厚重的冬衣,出外踏青感受美好春光。
清明最初只是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後來逐漸演化成為祭祖、掃墓,極具慎終追遠意義的民俗節日,具雙重意義。
涵括民俗、節令的清明,也具氣候意義。唐朝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台灣因氣候與地理位置,水氣容易在此時報到,清明時節也常見細雨紛飛。
清明除了掃墓、踏青賞花,還有插柳、盪鞦韆等民俗活動,包潤餅,更是閩南一帶的清明盛事。
世界各地都有吃春、咬春風俗。中國古代祭春神要獻春盤,春盤即五辛盤,有大蔥、小蒜、韭菜、芸苔、香菜五種生辛。唐朝杜甫詩云:「春日春盤細生菜」。但單吃這五種生辛不好入口,春盤逐漸發展成春餅,後再演變成現以高筋麵粉製成的香Q潤餅皮,包裹捲起五花肉、蛋酥、高麗菜絲、香菜與花生粉等食材的春季滋味 。各地所用食材不同,卻是一項與親人分享的家族傳統。
氣候漸暖,季節性流感退燒,清明是到郊外舒展身心的好時機;但對過敏體質者來說,春季可是個痛苦的季節。中醫觀察,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與季節性蕁麻疹等,都是常見疾病。
中醫對過敏性鼻炎的解釋,人體脾胃氣虛,導致風邪趁虛而入,使肺失清肅,肺氣宣降失調,津液聚積於鼻腔,就會流鼻涕;加上春季人體陽氣初生,若寒邪侵犯體表,就會出現鼻塞、噴嚏等症狀。
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肺主氣,外合皮毛,肺氣失調則皮毛不潤;肝藏血,肝陰血不足,則皮膚血燥不榮,體質虛弱;對季節性蕁麻疹者,營衛不和,無法抵擋外來物質的刺激侵襲,免疫系統反應過度,應補脾健胃,才可在春天達到順養肝氣的效果。
中醫建議,清明時節宜多吃菠菜、韭菜,順應春季溫補陽氣;過敏者不宜多吃大白菜、白蘿蔔等生冷食物,以免病況難控制。
節氣操
節氣操達人簡文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清明時節雨紛紛
1.兩腳微蹲,張開約2倍肩寬;雙手平伸打開,手腕上下擺動,手指向下;扭轉腰臀向左,手腕、手指跟著揮動,表達出「雨紛紛」的意象。
2.扭轉腰臀向左後,再擺動回中間,手腕仍上下擺動,手指向下。
3.同樣動作,隨著腰臀扭動從左至中間,兩腳微蹲轉向右邊,整套體操左右擺動,持續來回。
要領:左右來回扭轉腰臀時,應以腳尖為中心,以免扭傷膝蓋。
動作功效:包括肩、手腕、腳部等部位,進行全身性左右旋轉;膝蓋微蹲,有助增加腿部肌耐力。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3分鐘。
祭祖追遠傳子孫
4.雙手合掌在身前,向右水平畫大圓;右腳以腳尖力量,踏地向右跟著畫大圓。
要領:手臂畫圓時,應盡量向外延伸;以單腳腳尖畫圓時,另一腳盡力保持平衡。
動作功效:訓練手腳協調能力,腳尖畫圓時,可藉此訓練平衡力。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3分鐘。
5.同步驟4原理,雙手合掌在身前,改向左水平畫大圓;左腳以腳尖力量,踏地向左跟著畫大圓。
養生茶/御清養肝茶
材料:茵蔯5錢、茯苓3錢、五味子3錢、紅棗5顆。
做法:
1.將茵蔯、茯苓、五味子與紅棗等中藥材置入杯中,以500至800c.c熱水加入沖泡。
2.藥材浸於熱水中,約5至10分鐘後撈出,可回沖2至3次飲用。
效用:此帖飲品為溫陽補氣良方,具護肝、安神效果,適合春季飲用。茵蔯性平、微寒,利濕退黃,可清熱瀉火;茯苓能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五味子味酸,具益肝補腎、生津歛汗、澀精止瀉之效;紅棗味甘性溫,可調和營衛,和諸藥性。
禁忌:容易腹脹者較不適合飲。建議可加重茯苓,紅棗減量,以降低腸胃不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