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俐君採訪整理】
節氣達人林恭儀(台北醫學大學附醫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
24節氣中的「春分」,當太陽到達黃經0度時,就是春分的開始。所謂春分,是四季中晝夜等長、寒暖各半、陰陽平衡的時節。中醫觀點,認為應採取「不足則補,有餘則瀉」的養生原則,不論瀉或補,都要求取平衡,才能在春分時節有效防堵疾病上身。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季關鍵的4大節氣。春分時節,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於是有「春分秋分,日夜均分」的說法;此後北半球逐漸晝長夜短、日照增加,農民必須開始早起下田耕作。
春分正值多雨時節,適合農作物生長。因寒暖各半,氣候變化不穩,民眾除了留意皮膚過敏、感冒等季節性感染疾病,還得小心因「肝旺脾虛」所出現的食欲不振、疲勞與情緒暴躁等問題。
萬物萌生,隨著日照變長,氣候轉暖,人們本該充滿活力,但卻有人經常昏昏欲睡、精神難以集中,總覺得怎麼睡都睡不飽。若是如此,當心!可能「春困」上身。
春困並非疾病,是氣候變化引起的倦怠現象。冬季寒冷,皮膚、四肢血管收縮,隨著春天氣溫回暖,陽氣本該生發,但春季氣候不穩定、陰雨綿綿,外濕困阻脾陽,造成氣血不通暢,人就會感到疲倦、昏沉或情緒暴躁,出現春困。
春季陽氣旺盛,人體氣血應往外透發,但若冬季沒落實「養藏」,陽氣不足,就會導致精神不佳。有別於寒冬要晚睡晚起,在日照變長的春天,千萬別因為疲倦就瘋狂補眠。建議早睡早起,多外出活動筋骨、接受陽光洗禮、多喝溫開水等,以甩開疲倦,避免越睡越睏。
也可以透過飲食調養改善。春分時節應避免飲酒,吃寒涼、酸性食物;可補充適量辛甘發散食物,如韭菜、花生、胡蘿蔔等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也可食用如燕麥、核桃、山藥、薏仁、蓮子等,益於補脾的甘甜味食材,當令的青綠色蔬菜,多吃也有助於改善春困。
(諮詢/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林恭儀、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
節氣操
節氣操達人簡文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321將春半分
1. 雙手向上張開,在胸前交叉。
2. 雙手手臂向外延伸,畫出大圓形,之後手掌在頭頂相合。
3. 雙手合掌後,先緩緩移至胸前,再做出慢慢切下的動作。
要領:春暖花開,春分也是適合結婚的季節,所以「你情我愛正當婚」,右手與左手,接續由後往前畫圓,之後在胸前合抱,象徵春天的甜蜜感。
動作功效: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體操重點同樣強調肩關節的伸展。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5分鐘。
你情我愛正當婚
4. 右手高舉先向後,再往前繞一圓。
5. 換左手高舉先向後,也往前繞一圓。
6. 左右手分別繞向身體前方,雙手於胸前合抱。
要領:動作從雙手畫圓開始,以合掌下切結束,代表春分的陰陽相半、晝夜均等的意象。動作強調平衡,身體擺動幅度建議採取漸進式,先採緩慢動作,之後視個別體能加快速度。
動作功效:強調肩關節運動,張開雙手手臂做出畫圓動作,可讓肩關節獲得最大伸展。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5分鐘。
養生茶
御春保肝飲
材料:芍藥5錢、丹蔘、白朮各3錢、紅樟芝孢子體5分。
做法:
1.將上述中藥材置入杯中,加入500至800c.c.熱水。
2.藥材浸泡熱水5至10分鐘後撈出,再加入紅樟芝孢子體,攪拌後即可飲用。
效用:溫陽補氣,健脾護肝。芍藥可破陰凝、佈陽和,柔肝止痛;丹參調經止痛、養血安神;白朮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紅樟芝保肝解酒。適合女性,男性若體質燥熱,飲用可解熱。
禁忌:女性經量異常大時宜減量飲用,孕婦不宜多飲。腸胃不佳者,紅樟芝份量可減半。
(諮詢/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林恭儀)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