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驚蟄總落在國曆3月5日或6日這兩天,此時正值春天,氣溫回暖,隆冬裡蟄伏的動物、昆蟲因春雷甦醒。中醫師認為,春天適合養肝,還要留意冷暖無常,俗話「春天後母面」,別急著把冬衣收起來。
驚蟄來臨,春意更濃。春雷通常落在驚蟄前後,民間相傳,驚蟄之前雷聲隆隆,這一年的雨水會特別多,第一聲春雷若不偏不倚落在驚蟄,預告今年是個豐收年,一旦過了驚蟄數日,遲遲未聞春雷響,就要擔心缺雨水了。
春天萬物復甦,病毒跟細菌也跟著活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說,除了提防傳染病,憂鬱症、過敏性疾病也在這時節容易出現。
中醫學以四季配五臟,春季屬於肝臟,要養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說,最簡單的養肝方法就是早睡早起,出太陽的日子要多動,有助身體健康,不過,到野外時要提防蚊蟲叮咬,還要留意溫度變化。
雖然天氣逐漸轉暖,張家蓓說,有些人卻會感到睏倦,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無精打采,工作、學習時無法集中,這就是所謂「春困」。
張家蓓建議,適當運動、曬太陽有助消除春困外,還要注意飲食調養,米飯、麵等澱粉類食物少吃,以免脾臟為消化這些食物變得更虛,影響肝臟血流、營養供應,精神更差。她說,把脾胃調養好,肝也會跟著好。
楊素卿說,春季調養,可多吃菠菜、韭菜、胡蘿蔔等當令蔬菜,可以健脾養胃,兼具保肝之效,韭菜還有助殺菌、活血,吃適度吃一些豬肝、雞肝,則能以肝養肝。
春天天氣變化大,稍有不慎,感冒就上身,楊素卿說,可以10公克菊花、3公克茉莉花及15公克金銀花,以熱開水泡10分鐘後飲用,可以預防咽喉腫痛,感冒初期的喉嚨不適也可以喝;以10公克西洋參、6公克薄荷跟5公克甘草泡茶,有助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天氣轉暖,皮疹也易跟著來報到。張家蓓說,若疹子出現水樣分泌物,可以吃大薏仁去除體內濕氣,換作紅腫型的皮疹,綠豆、綠豆水有助消腫、去熱。
聯合報健康版關心讀者健康,將配合中國傳統廿四節氣訪問醫師專家,與您一起保健養生。
【2009/03/04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