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教授韓柏檉的養生法寶 原來是這個
身體少用部位 敲打促循環
3年前,一位電台主持人送他兩支黃豆棒,說自己的爸爸長期因坐骨神經痛不堪其擾,接受正規的治療也難以緩解疼痛。意外接觸到黃豆棒,每天敲打30分鐘,連續打了2到3個月,現在鮮少再喊痛。
這個案例讓韓柏檉半信半疑,但接受了對方的好意,也開始「打看看」。只要有時間,即開始敲打身體每個部位,從頭開始打到腳底板,連腋下、鼠蹊部也不放過,同時也會配合穴位一起敲打,如百會穴、湧泉穴、膀胱經等。
韓柏檉說,他會特別敲打平時比較少運用到的部位,如腳後跟、手臂、腳關節後、手關節處等。雖然身體各部位都可以打,但是他建議吃飽飯後不要敲打肚子,等食物消化過後再輕輕敲打較好。
敲後要補水 泡澡睡更好
他說,開始敲打後不到10分鐘,全身開始發熱,打到30分鐘可以感受到汗流浹背,這時一定要趕緊喝杯溫水,補充水分,或是額外補充電解質。他曾在打完全身後泡熱水澡,大約泡10到15分鐘,之後睡眠也更好。
從3年前開始天天使用黃豆棒後,現在發現自己的體態比以前柔軟,更能下腰、伸展。不過,每個人感受不同,只是他認為黃豆棒帶給他更舒適的身體。
工具不是重點 持續才有效果
韓柏檉說,黃豆棒的好處是它軟硬適中,電台主持人送他的是用雨傘布縫製,韌性較高也適合長時間敲打,雖然他不慎打破了一支,但相對於一般布料,他認為雨傘布更加好用,使用時只需要出一點力,就能達到用力敲打的效果。
他說,黃豆棒只是敲打方式的其中一種,重點不是使用的工具,而是要起而行。除了使用黃豆棒,他同時也會使用較硬的木棍敲打身體,他不排斥所有的養生方法,重點是要持續去做。
每天執行 配合「3受」心法
很多人都知道敲打可以刺激身體的血液循環,但一開始都會因為「很痛」而停止,他說,任何的養生方法都需要配合「3受」心法,「忍受、接受、享受」。
像是敲打功,一開始的痛楚需要忍受,接下來必須要接受每天執行,最後才能享受汗水淋漓的結果。同理,運用在其他養生方法,如運動,一開始也得忍受體力不佳的窘境,再來才是接受每天運動,最後得到身體健康的享受。
敲打要專心 放空或數數
敲打必須要專心,韓柏檉說,自己曾搭配電視敲打,卻被太太唸「太吵了」,被迫要獨自躲在房間敲打,也因為如此反而在敲打時更加專心,他也發現專心敲打時,腦袋放空,一整天的疲憊反而可以排除。
若是煩惱太多無法放空,可以數數字,像他每個部位會敲打36下,頭部分為4塊,就是在頭部打144下,其他部位也能比照辦理。韓柏檉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敲打法,只要舒服、放鬆,就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清明」宜補陽養肝! 2種養生茶飲助降火解燥
想回春,只要開始都不晚!《小李飛刀》衛子雲5個凍齡秘訣,75歲竟像40歲壯年人
有無肌少症,用自己雙手測量小腿圍可知!增肌2招必知
「春分」重在養陽氣!立蛋習俗招好運,2料理助養肝
歌后詹雅雯確診/「你這麼好的人,怎會得這種病!」…若你遇見「巴金森氏症」,這些話別說!
最早變老的部位是這裡!器官變老有時間表,醫師教這樣逆轉
想要「老康健」,愈早開始準備愈好!健康長壽的3個實用處方
父罹口腔癌吞嚥難,讓她決心當營養師:抓緊40-60歲營養重點,老化速度自己控
春季適合調肝理氣 基隆醫院中醫科推2款養生茶
走路卻無故跌倒?做不到一件事表示平衡感退化了
鳳梨解毒、助睡眠,還能護肝?營養師揭日常養肝要點
驚蟄後漸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春養肝多吃青色蔬菜,這些上火食物先避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猜你喜歡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心理學:高成就者內心常深藏 6 種壓力思維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有片!膝蓋卡卡更要動 簡單4招鍛鍊肌力
風靡台灣的瑞典國民麵包!暖身肉桂捲為何能大舉攻陷亞熱帶海島國家?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
高含量黃烷醇是護心關鍵!伯明罕大學研究:9種食物能降心臟病風險
台灣人瓜子臉黃金比例出爐 超過這比例就算國字臉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醫:限制熱量、維持肌肉是關鍵,早中晚吃這些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補充穀胱甘肽GSH抗PM2.5?教授以科學實證解惑
不是檸檬!營養師曝「維他命C水果排行」 網驚:第一名好意外
有片!早餐店陷阱 營養師告訴你地雷在哪裡
清明吃草仔粿意義是什麼?草仔粿能常溫保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