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買堅果要小心!市售大包裝恐產生一問題傷害健康 專家揭挑選原則

堅果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食物,但是提醒民眾切勿一次囤購大量,反而造成食安疑慮。
堅果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食物,但是提醒民眾切勿一次囤購大量,反而造成食安疑慮。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天然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是注重健康族群的零食首選,而許多人為了價格划算,會購買大包裝的堅果,日本腸活專家Zakki就在《女子SPA》撰文表示最好不要這麼做,否則不小心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危害。

小心堅果隱含「黴菌毒素」危機

市售包裝堅果最大的風險就是肉眼看不見的黴菌,以及其產生的「黴菌毒素」。由於成分、運輸和儲存環境,堅果是最容易產生黴菌毒素的食物之一,研究指出,黴菌毒素會破壞腸道環境,干擾菌叢平衡,對嬰幼兒的影響尤其明顯。

其中,堅果中特別容易滋生的黴菌毒素是大家都聽過的「黃麴毒素」,亞洲許多地區炎熱潮濕的環境本就容易滋生黴菌,再加上大份量的堅果開封後若未立即食用完畢又保存不當,受潮、污染的機率更會大幅增加。

一項研究測量了在不同溫度下堅果中黃麴毒素的含量,結果顯示,所有種類的堅果在室溫25°C下儲存三個月後,黃麴毒素含量都超過了安全標準,而「花生」甚至在一個月內就超標。

保護腸道的「健康堅果習慣」

Zakki也表示,雖然吃堅果要小心毒素污染風險,但也不需避之惟恐不及,其實只要掌握「三大黃金法則」,就能安心享用美味又營養的堅果:

1.選購的黃金法則

大包裝的堅果價格通常較為便宜,長期未食用完畢卻會影響新鮮度,應盡量選擇「包裝完整且小份量」的堅果,判斷依據是可以在1~2週內吃完的份量。

2.儲存黃金法則

堅果開封後一定要盡快「密封冷藏」,以預防黴菌生長和毒素產生,雖然使用食材保鮮夾鏈袋也可以,但更建議用玻璃罐或是抗氧防潮的密封容器。

3.食用黃金法則

比起過度調味或是油炸的堅果,更健康的選擇是天然無鹽、無調味的烘烤堅果,並注意成分標示是否完善,以及有ISO22000、HACCP等相關食品安全認證,有些品牌也會提供安心履歷及溯源系統,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堅果 腸道健康 不飽和脂肪酸 黃麴毒素 蛋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