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柑橘/今人討吉利 古人多隱喻

北部陽明山、觀音山盛產桶柑,日據時期曾是重要產業。圖/柯永輝
北部陽明山、觀音山盛產桶柑,日據時期曾是重要產業。圖/柯永輝

聽健康

00:00/00:00

柑橘是冬季水果的主角,秋末10月,南部的青皮椪柑開始上市,中部椪柑從隔年1月接手,茂谷柑、桶柑、海梨柑也在農曆年前繽紛跳出,讓水果攤紅紅火火迎新年,一直到3、4月止,幾乎大半年都可以品嘗到甜美多汁的橘子。就算不愛吃,客廳桌子擺上一堆也很喜氣。

農曆年前,我的北投老家總要準備一箱柑橘,以便除夕夜在神桌上擺「柑塔」(柑墩),先取3顆平放成三角形,再取2顆一一疊上,形如塔狀,過去多用有「年柑」 之稱的陽明山桶柑,後來也會用扁圓的茂谷柑,太太員林娘家則習慣擺上碩大的虎頭柑,都是期許來年「甘」美、大「吉」大利。

據新北市八里區農會說法,觀音山是台灣桶柑發源地,日據時代種了滿山滿谷的桶柑,當時種1公頃桶柑的收入,大約可買1公頃農地。哇!果然,「滿山盡帶黃金甲」。

桶柑為何叫「桶」柑?作家王禮陽考證大陸嶺南地區各類柑橘早年銷往外地時,常以閩南生產的紅漆木桶盛裝,甚至整桶交易,久而久之就叫桶柑

汁多味美的椪柑,則因靠近蒂頭的一邊,肩部之處膨起,異於其他柑橘,於是以閩音稱為椪柑。

柑、橘有何不同,作家曹銘宗引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橘實小……其皮薄而紅;柑大於橘,其皮稍厚而黃」,都屬於「柑橘屬」。

古人還吃出橘子的不同滋味。兩千多年前,楚大夫屈原就著「橘頌」來紓發懷抱和對國家的堅貞,「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困難徙,更一志兮」,橘樹生在南國楚地,難以遷徙,意志專一,「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讚嘆橘樹在汙濁塵世不流俗,德行堪比為志節餓死的伯夷和叔齊,已經把橘樹當偶像了。

「晏子春秋」記載,齊國的晏嬰出使楚國,楚靈王想羞辱他,故意讓人帶來一個竊賊,問說是否齊國人生來喜歡偷盜?晏嬰回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為何「橘逾淮而枳」,水土異也,譏諷此人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是楚國風氣壞,讓良民變盜賊。

除了自況心志、外交攻防,到了明朝,劉伯溫著「賣柑者言」,以杭州有人善於貯存橘子,橘子放了一年都不壞,拿出來賣,賣相極佳,市價10倍出售仍很搶手,一剝卻「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譏諷官僚體系尸位素餐。

香港經濟學者張五常則寫了「賣桔者言」,記錄他在除夕上街頭擺攤賣桔的真實過程,用隨著時間不同,桔子成交價格的漲跌,來驗證經濟學理論。

的確,現實必須經過殘酷的驗證,但夢想更不可棄,除夕夜擺柑塔,在精神層面,祈求來年大吉大利,行動上則要步步為營,才能讓柑塔保持動態平衡。

「初刻拍案驚奇」曾記載倒運漢文若虛到海外闖天下的故事,他用一兩銀子買了百來斤橘子放上船,原本想在船上供大家解渴,沒想到卻在沒見過橘子的吉零國發了大財,見證「憨人有憨福」。

橘子性寒,可把橘子用烤箱或電鍋等微烤,祛除寒氣,講究的人還會用炭火來烤,「紅泥小火爐」更添情趣,此時,冷洌空氣中散發出柑橘精油的芳香,一瓣瓣暖口的橘子入口,幸福感十足。

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裡形容人一臉疙瘩,相當醜陋,彷彿「風乾福橘皮」,其實橘子辭水後,橘肉反而更甜,「人不可貌相」

書聖王羲之的「奉橘帖」,只有12字「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卻是流傳千古的書法國寶,美的境界,或許就在奉橘等日常生活之中。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一生顛沛的宋朝才子蘇軾53歲任杭州太守時,以冬景比喻人生邁入熟年,青春雖逝,卻是人生成熟的黃金階段,不要妄自菲薄,只看我們能否把握,樂觀以對,再開新局。

橘子 柑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