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方便又好吃,是許多人家裡冷凍庫的常備品,但會吃不一定就煮得好吃,除了有人爭議煮冷凍水餃應該放冷水或是熱水外,有在煮水餃的人肯定聽過「煮水餃要一直加水」的說法,但是有人就好奇「到底為什麼要一直加水?」,引起網友熱議。
網友在PTT以「煮水餃不加水會怎樣嗎?」發文,他表示很多人煮水餃的方法都是「滾了加水,滾了加水,滾了再加水,然後水餃浮起來就好了」,但他感覺很麻煩,不能不加水一直煮嗎?就跟吃火鍋一樣,反正都還是會熟,因此想求網友解答。
此文一出網友也紛紛回應「可以不加水,但要改變煮法,不然皮會破」、「皮滾到爛,裡面肉才熟」、「冷凍的沒什麼差」、「說真的我從來沒加過水,都是水滾了之後丟下去直接煮到浮起」、「轉小水就可以不用加水」、「加水,據說是讓水餃皮比較Q,但買冷凍水餃根本沒差」。
有內行網友回答,他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生鮮水餃」,以包豬肉的為例子,水滾之後,轉小火,把水餃丟進去,這時候看水餃多寡,例如丟10個水餃進去,水溫會下降到70度,那麼一樣維持小火慢慢滾,這時候水餃皮會慢慢糊化,裡面的內餡也會慢慢熟。
依據CAS優良農產品的肉品驗證基準,豬肉的熟化溫度是72度C,也就是豬肉的中心溫度達到72度C就是熟了,如果水溫超過80度C,會過度糊化,這時後皮就會爛掉,就像煮麵一樣,煮太爛變成一坨,但是中間的豬肉餡還沒熟,所以加點水是為了讓溫度下降,別讓澱粉過度糊化,糊化就是加熱,把水分送進去澱粉結構裡面,讓結構膨潤起來。
另外則是「冷凍水餃」,因為一鍋水煮滾,丟水餃下去,水會降溫,所以轉小火慢慢滾,維持大約70-75度,盡量別超過80度,如果要超過了,就加點水或是把火關小一點,讓水分進去澱粉結構,讓它膨潤,接著鍋內的溫度會慢慢讓豬肉餡到達62度以上,又不會太熱導致肉柴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