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某日本品牌巧克力近日竄紅,巧克力口味食品廣受學童歡迎;但精神科醫師提醒,巧克力含咖啡因和可可鹼,會刺激中樞神經,小朋友吃下肚容易躁動,影響睡眠、記憶力和學習狀況。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巧克力含糖、咖啡因和可可鹼,3、4歲幼童正經歷分離焦慮、建立安全感時期,吃巧克力容易亢奮、躁動。
但賴柔吟說,未經加工的可可、黑巧克力有不少好處,如降低血壓舒張壓、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另外,大部分巧克力的包裝僅標示糖、反式脂肪、蛋白質、熱量多寡,不會註明含多少咖啡因、可可,家長難計算。賴柔吟說,小朋友早餐吃一碗含可可球的麥片,配一片巧克力吐司,咖啡因攝取量就可能超標。
她指出,成人咖啡因的代謝半衰期約3至7小時,懷孕婦女代謝率較慢,比一般人多1.5倍,幼兒的代謝率更低,許多新生兒的咖啡因半衰期甚至超過30小時。
賴柔吟說,學齡孩子想吃巧克力,建議在中午前吃,較不會影響睡眠;她提醒,可樂、茶也是常見含咖啡因食品,12歲以下兒童應少攝取。
加拿大研究報告指出,4至6歲幼童每天攝取咖啡因上限是45毫克,7至9歲是63毫克,10至12歲是85毫克;不過賴柔吟說,黃種人代謝較高加索人慢,台灣孩童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應更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