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遊俠/新北市土城】
罹患高血壓後,原本飲食清淡的我,為了遵行少油少鹽少糖原則,烹調方式泰半改為水煮或清蒸。
魚用清蒸、蔬菜水煮、雞蛋蒸煮二相宜;新鮮的魚貨自有其鮮甜,啥調味料都不用加;根莖類蔬菜本身帶甜味,如營養又好吃的南瓜、紅蘿蔔、山藥等,不加鹽更可吃出香甜味道;葉菜類加點蒜頭佐料,灑點鹽巴,起鍋前淋上少許油,輕爽又可口。
這樣的飲食方式讓家人吃出食物天然的好味道,曾被調味料寵壞的味蕾終於甦醒過來,突然發現生活單純又簡單。
當味精被拋棄、醬油等調味醬漸被冷落時,瓶瓶罐罐一下子少了許多,節省荷包,連廚房也更簡潔,最重要的是減少了身體消化系統的負擔。習慣了這樣的口味,外食時便特意交代商家免加醬料,於是那些長相黑黑、成分與標示不明的醬料逐漸與我絕緣,近來聽聞有些醬料名列黑心食品,更加慶幸自己與它們無關連。
最近食安事件頻傳,下次當我點選西式蛋堡或中式蘿蔔糕、蛋餅,要求不加任何醬料時,老闆應該不會再用奇特的眼神看我了吧?那位曾以疑惑的語氣問我:「美乃滋也不加嗎?」的早餐店老闆,這下應佩服我的聰明吃法才是健康之道。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