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才要排毒!哪4種人需要排毒
【華人健康網╱記者馬婉娟/台北報導】
現代人重視養生,坊間也流傳許多偏方,尤其是最近風行的「排毒」養生,無論排毒餐或是排毒飲品都有人願意花大把金錢購買,但是人體真的有那麼「毒」嗎?中醫師表示,其實人體自有排毒機制,除非身體機能減退,或生過大病的人,否則毋須特別「排毒」,切勿盲從坊間偏方。
「排毒」難定義 關鍵在身體機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林舜穀指出,在中醫上來說,廣義的「毒」指人體不要的廢物,而人體的肝、腎會自然將這些廢物排出,所以一般來說不需要特別排毒,除非是身體機制有問題,或是已有病症顯現出來,才需要排毒,而這樣的排毒意指讓身體機能恢復,並不如坊間號稱能靠飲食清除身體廢物。
中醫師林舜穀進一步解釋,坊間的排毒飲食,有的標榜攝取大量纖維質及五穀雜糧,這樣的吃法的確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再適量搭配肉類及補充水分,就是營養均衡的飲食法,但有些方法毫無根據,建議民眾仍要視身體情況考量,才不會反而把更多毒吃下肚,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該排毒,整體來說僅有4種人須排毒。
哪4種人須排毒?
1.老年人或生過大病者
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退化,各方面器官功能都較弱;生過大病者則是因身體耗費大量能量從病中恢復,因此與老年人一樣,腎、肝、脾胃功能都會減退,排毒功能自然不好,身體免疫下降、變得容易水腫、感染,病痛也隨之而來,因此補身、維持身體機能便是關鍵。
針對這類較虛弱的人,林醫師建議可取當歸、黃耆1:5的份量(單位以公克、錢皆可),加雞肉或排骨燉煮為當歸補血湯,當歸歸肝、心、脾經,可補血,活血,止痛,潤腸;黃耆入脾經與肺經,可補氣,改善精神萎靡,因此這道湯品可滋補老年人或大病初癒者,有助提升身體器官功能。
2.被外來細菌感染者
常常皮膚紅腫,這裡癢、那裏痛嗎?通常這類現象是中醫所說「外感」,意即受到外來熱毒入侵,常見的便是細菌感染,症狀為局部青春痘,或急性發作感染如呼吸系統感染,此時應盡快就醫,醫師多會先以麻黃、桂枝等解表藥提升免疫力、加速身體排毒,讓感染處好轉。
除了促進提升免疫力的解表藥,也可以黃芩、黃柏或梔子泡茶,黃芩清熱燥濕,可治療噁心嘔吐、痛腫瘡毒;黃柏瀉火解毒,同樣可用於改善瘡瘍腫痛,濕疹濕瘡;而梔子涼血解毒,可消腫止痛,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感染症狀亦不同,使用前最好先諮詢專業醫師,以免錯用。
3.過敏體質者
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氣候轉變時容易發作,尤其是春天花粉紛飛,讓呼吸道過敏的人苦不堪言,另外像蕁麻疹、紅疹也是過敏者最討厭的毛病,林醫師指出,這類患者需要調節免疫力,幫助身體把發炎的過程走完,通常會以發表散風的防風、荊芥治療,未來才能再針對過敏體質調理。
體質過敏者則不建議自行泡茶或服用中藥,生活習慣關鍵是在遠離過敏原,醫師建議應常清洗床單、被套、枕頭等等每天接觸的物品,讓誘發過敏的因子減少,身體自然不會常常發炎紅腫。
4.腸胃濕熱的肥胖者
腸胃濕熱的人多肥胖,且肚子容易脹,還會有口臭、便祕等症狀,多半是因為飲食不均、吃過多肥肉造成,除了上述症狀,還會有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皮膚油膩、粉刺多等現象,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多吃蔬果、多喝水,改善體質,身體的廢物自然會排出,再搭配規律運動,就可一舉跟肥肉說再見。
【中醫師提醒】:
把身體機能維持良好,人體自然就會「排毒」,不須依靠特定飲食,除了特定體質者須注意身體,適時就醫,一般大眾也應減少食用燒烤、油炸或是辛辣的食物。容易細菌感染及腸胃濕熱者,則還須避免生吃大白菜、白蘿蔔等多纖維的寒涼蔬菜,煮熟後熱食則可適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專業的醫療保健資訊,包括健康保健、美容保養、懷孕育兒知識、疾病症狀諮詢、醫療保健專題以及女性最熱門的減肥整形話題,最優質完整的健康養生保健資訊都在這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高含量黃烷醇是護心關鍵!伯明罕大學研究:9種食物能降心臟病風險
風靡台灣的瑞典國民麵包!暖身肉桂捲為何能大舉攻陷亞熱帶海島國家?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清明吃草仔粿意義是什麼?草仔粿能常溫保存嗎?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開工日獲好狀態、防疲乏 營養師:早餐、下午茶這樣吃
4天連假結束想到上班就累?五種食物對抗收假症候群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世界最佳餐廳大力推廣!康普茶席捲歐美、擄獲名廚的魅力是什麼?
茹素就能餓死癌細胞?專家提點正確做法
營養師揭密! 隱藏版高糖3食物,別中了蜜糖陷阱
可樂竟比橄欖油健康?法、德、西班牙等7國食品營養標籤引爆爭議
潤餅草仔粿熱量超過一碗飯 營養師:4大族群要少吃
南北潤餅熱量差很大!營養師教你清明健康吃潤餅
即使加熱也難以去除!2NG行為讓吃魚過敏風險增
素食者骨折風險增43% 髖骨骨折最危險!補鈣關鍵是「吃對時間」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
怎麼吃肉才健康?大規模研究證實:經常吃肉與25種常見疾病風險有關
研究發現高麗菜可防4癌發生 營養師提醒1族群慎食
牛奶、蘇打餅…你以為的養胃食物,其實是傷胃?7個真正養胃的小秘訣
2成失眠者反應記憶力退化 營養師:這5種營養素助好眠
猜你喜歡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有片!膝蓋卡卡更要動 簡單4招鍛鍊肌力
風靡台灣的瑞典國民麵包!暖身肉桂捲為何能大舉攻陷亞熱帶海島國家?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
高含量黃烷醇是護心關鍵!伯明罕大學研究:9種食物能降心臟病風險
台灣人瓜子臉黃金比例出爐 超過這比例就算國字臉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醫:限制熱量、維持肌肉是關鍵,早中晚吃這些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清明吃草仔粿意義是什麼?草仔粿能常溫保存嗎?
不是檸檬!營養師曝「維他命C水果排行」 網驚:第一名好意外
補充穀胱甘肽GSH抗PM2.5?教授以科學實證解惑
有片!10分鐘爆汗毛巾操 兩條毛巾瘦全身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
素食者骨折風險增43% 髖骨骨折最危險!補鈣關鍵是「吃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