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糧食改造解析/基改作物→核酸植入產生蛋白質

※編按:本文刊登於2013年1月7日《聯合報》AA3版。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

最近台灣吹起養生風,大家青睞有機食品,可是對基因改造食品卻有所顧忌。其實基因改造食品是透過遺傳工程,把基因植入品種優良的作物中,這些基因具有抗蟲、耐旱、抗殺草劑等功能,專家多認為,經過嚴謹的生物安全性評估後才上市,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目前由於並未發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而出事的案例,因此衛生署食品藥物局准許部分基因改造黃豆和玉米進口,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吃過基因改造的食物,但農委會並不允許任何基因改造作物的栽種,主要是擔心基改作物在野外或自然界會大量繁生以致威脅到本土物種的生存。

放眼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產值增加速度驚人,1996年是15000公頃,到去年有29個國家種植,是1.6億公頃,增加1萬倍,產值達120億美金,占全球種子市場36%,產量最高的是大豆、玉米和棉花。

談到基改作物,部分人士會認為對人體有害。中研院院士余淑美解釋,基改作物其實就是把某種效用的核酸植入作物中產生蛋白質,這些核酸和蛋白質進到腸胃內會被消化吸收,跟大家每天吃的米、麵、蔬果等食物一樣,並不是農藥、瘦肉精、抗生素或是防腐劑。她自己到超市也是買基改的豆腐,因為國外大量種植成本低,價格較便宜。

舉例來說,蘇力菌是一種會產生抗蟲蛋白的細菌,這種蛋白的結晶可專一性地讓害蟲的腸膜穿孔,但對人類無害,普遍用在有機作物栽培。許多基改抗蟲作物就是植入蘇力菌抗蟲蛋白的基因,不但解決蟲害問題,且減少許多農藥的使用。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講座教授葉錫東表示,基因改造作物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遺傳工程的方法,將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植入作物當中,這些基因會為改造作物帶來抗蟲、抗旱、抗病、耐殺草劑、耐鹽等特性,從而增加生產量。

葉錫東說,美國有七、八十種基因改造作物的食品,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且通過美國食品藥物局的檢驗,美國人已經吃了廿年,並沒有傳出任何有害的案例,目前尚未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基改食物有害。葉錫東解釋,自古以來,植物就透過交配演化而來,這也是基因改造,目前百分之八十的黃豆都是基因改造而來,幾乎每個人都吃過,這也是科學家期盼第二次綠色革命來提升糧食生產量的方法,以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問題。

玉米 生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