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王健宇/北市康華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忠伯(化名)70歲,有高血壓病史10年,平常規律服藥,血壓控制得宜,最近逢立冬,忠伯的太太看到電視上討論冬令進補,馬上採買食材及藥材,煮了一鍋藥膳給忠伯進補。
忠伯連續吃了一周藥膳,加上孩子帶他去吃了羊肉爐及薑母鴨,近日口乾舌燥、牙齦腫脹、大便變乾硬,晚上也感煩躁,突然一陣陣頭暈,血壓飆升,讓他非常緊張,前來求診。
每年一過立冬,進補便成全民運動,藥膳店家更大排長龍。立冬是冬季的開始,環境及體內陽氣慢慢變弱,身體虛弱的人易疲倦及筋骨痠痛,吃了藥膳會覺得精神變好,身體也暖和起來,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補。藥膳中的薑、當歸、何首烏等藥材偏溫熱性,又加了麻油、酒等刺激性佐料,太早吃或太常吃反而導致火氣大,不應操之過急。
忠伯不屬於陽虛體質,平常又有高血壓,提早進補易讓血壓上升與引發便秘、口乾、煩躁失眠等上火情況。建議停止進補,選用涼膈散加玉竹、菊花,幫助瀉火通便及養陰退熱。
不論用什麼方式補冬,都要先確定體質及考量最近身體狀況,剛開始最多吃一碗藥膳,確認沒有口乾舌燥等上火狀況後,再繼續進補,並搭配較涼潤的食物如豆腐、番茄、大白菜、白蘿蔔等,以減緩藥膳的燥熱性。
進補注意事項:
1.進補適宜時機,以冬至(12月21日)前後1至2周最恰當,也就是今年12月7日至明年1月4日間,較能暖體活血,但太常吃會增加體內火氣,最多一周吃1至2次。
2.進補同時吃性質涼潤的食物,如豆腐、大白菜、白蘿蔔、蓮藕、番茄、冬瓜、茼蒿或苦瓜等,可降低燥熱性及減少上火機率。
3.進補後若頭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煩躁不眠、口乾口苦、大便乾硬等,表示補過頭,應停止進補並飲用甘蔗汁、綠豆湯、冬瓜茶等飲料,緩解燥熱不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