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洪泰雄表示,一般人以為少吃就會瘦,因此想減重者通常都在挨餓,但人一餓身體會自動提出肝醣使用,讓肌肉分解胺基酸,最後減掉了肌肉,脂肪卻還在,短期看起來好像瘦了,最後還是會胖回來。
他說,成年人一天需要的熱量,是將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加上活動需要的熱量,再加上消化食物需要的熱量總和。因此,除了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外,最重要的是吃的東西一定要經過計算。
「六大類食物都要均衡吃」。洪泰雄說,一般人對計算熱量非常頭痛,但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碗、湯匙、杯子都可拿來計算,而且分量很精準。他舉手掌為例,一般人依手掌大小分為3兩手、4兩手與5兩手,他自己的手掌較大是5兩手。
他表示,魚肉蛋類1兩熱量約為75大卡,若吃了一片和他手掌差不多大、一公分厚的鮭魚,就吃進375大卡。因此平時吃菜、吃豆腐,簡單用手覆蓋,就可以抓出大概的量,該吃多少就吃多少,但一口都不能多吃。
台大生化學系營養學教授蕭寧馨也說,一般成人一天所需總熱量約1200大卡至2200大卡,35歲以後基礎代謝率逐漸降低,絕對需要輔助運動才能把熱量消耗,瘦身又健康。民眾使用的碗大小不同,通常一碗容量約280至300cc容量,一碗五穀飯熱量為280大卡,用這些隨手可得的工具「量一下就知道了」。她強調,減重需要靠民眾「自覺」,剛開始可能很繁瑣,但習慣成自然,健康減重大家都做得到。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