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羊肉有溫補功效,寒冬食用因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被視為冬令補品,甚至有「冬吃羊肉賽人參」的說法。
不過,羊肉的獨特腥羶味讓人愛恨兩極,有人只要想到它的羶味,胃口盡失。擔心羊肉吃多燥熱,專家建議,可加入大白菜、蘿蔔等涼性食材,平衡屬性。
參補氣 羊補形 適腰膝痠軟
康華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
羊肉屬性甘、溫,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身。傳統中醫認為,「人參補氣、羊肉補形」,適合虛勞瘦弱、腰膝痠軟的人食用,是滋補佳品;產後會發冷的人,也可以吃羊肉補身。
不只羊肉,羊的內臟也可吃,性味甘、苦、寒的羊肝,也有明目作用;羊腎則可補腎氣、益精髓,適合體質虛寒、不孕者食用。至於羊角,因為犀牛角禁用,價格較便宜的羊角取而代之,可平肝熄風,古時用來治療癲癇等疾病。
屬性熱 易上火 搭涼性食材
跟牛肉相比,羊肉屬性更熱一些,它雖有溫補功效,常吃容易上火、口乾舌燥。坊間販售的羊肉爐,各家中藥配方不同,其中又以茴香、肉蓯蓉最為常見,不只更滋補,往往也更燥熱。
要平衡羊肉屬性,不妨搭配一些涼性食材,像是白蘿蔔、大白菜等。吃羊肉爐習慣沾醬料的人,可以沾一點蘿蔔泥。
吃羊肉搭配豆腐,除了豆腐富含鈣質,其中所含石膏還有清熱、瀉火及止渴功效。怕吃羊肉爐太燥熱,白菜、豆腐是絕佳組合。
薑去腥 連皮用 感冒忌吃羊
烹調羊肉時,薑能去腥羶味,但最好連皮一塊兒用。薑皮屬性辛涼,可以散火、除熱;加上辣椒、胡椒等辛香料,則更添燥熱。
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跟醋、酒同吃,易「生火動血」,更容易流鼻血,羊肉也不宜以銅器鍋具烹煮。也因為羊肉屬性,體質燥熱的人,最好少吃,感冒時也不宜吃羊肉。
火鍋羊肉片 最易吃過量
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吃火鍋時,許多人下羊肉片易不知不覺吃過量,甚至把一天肉量都吃下肚。按台灣食品營養圖鑑,一份重35公克的羊肉火鍋片,只有兩片羊肉,熱量有69大卡。站在營養學角度,每天肉魚豆蛋類的攝取量為4到6份,一餐最多吃2到3份肉類,即4到6片羊肉。
羊肉爐肉類 脂肪量稍低
如果是羊肉爐,一份羊肉重約25公克,熱量則是43大卡。不同於羊肉火鍋肉片有油花,屬於中脂肉,羊肉爐肉類的脂肪量稍少一點,屬於低脂肉。跟等量牛、豬肉相比,羊肉的熱量相對低一點,撇開膽固醇最高的內臟不談,肉類裡,山羊肉的膽固醇含量跟牛肉差不多,比豬肉略低一點。
鋅鐵含量高 鉀、B12也不錯
礦物質方面,羊肉鋅含量相當高,100公克就含7.7毫克,只比牛腿肉的8.3毫克略少一點,比其他肉類都來得高。不只如此,羊肉的鐵含量雖不敵牛肉,仍是很不錯的鐵質來源;鉀的含量也很高,鉀有助於血壓調整。
此外,羊肉的菸鹼酸、B12含量也很高,有助維持神經系統、消除煩躁不安。不過,羊肉含膽固醇,需適量食用,不建議吃羊肉補礦物質及B群。不只如此,肉類燉久了,湯汁內的普林含量高,痛風患者要忌口。
如何挑選好吃羊肉
1.產地很重要:以美麗信酒店為例,主要選自紐西蘭穀物飼養的羊肉,肉質軟嫩較無腥味。
2.色澤很重要:挑選羊肉應選鮮紅色肉品為佳,避免暗紅色。
3.彈性很重要:選購前,觸摸肉品是否有彈性。
4.多幾分觀察:察看肉品橫切面,一般宰羊是從脊梁骨一剖為二,骨髓顏色發紅是小羊,肉質較嫩;骨髓顏色發白是老羊,肉質較老。
羊肉如何去腥味
1.利用辛香料:孜然、大蒜、迷迭香、百里香等辛香料,都常用來去除羊腥味。
2.用紅酒去腥:紅酒用來抑制、去除羊腥味的效果也很不錯。
3.橄欖油去腥:利用橄欖油去除腥味,它還有軟化肉質的妙用。
4.果皮去腥:利用檸檬皮或是柳橙皮來去除腥味,這方法很適合燉煮的羊肉料理,與其他食材一同燉煮,果香也同時融入羊肉料理。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