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洪金鳳/高市左營】
小時候,生長在澎湖的偏遠小村,經濟來源短缺、物質生活不豐,許多果腹食材,都是自給自足。
母親種植各類青菜,豢養雞鴨,父親在漁市場上班,下班去海邊釣魚,父執輩的生活心願很小,努力能換得家人溫飽就心滿意足。
每當寒冬,雞鴨長得茁壯,就會看見許多長者在門前殺雞宰鴨拔毛翅,為的就是要幫瘦弱的家人進補,只期盼下一代能吃得營養,健康成長。
那時候,母親會燉煮燒酒雞、薑母鴨或是加上黃耆、枸杞、洋蔘的香菇雞湯,偶爾還拿鄰居家傳進補藥方到中藥行照單配方,加肉燉煮給成長期瘦乾的我和弟弟進補。
我結婚時,家裡經濟逐漸改善,生兩個孩子回娘家做月子,母親每天都有能力準備豐盛的雞鴨魚肉,依照傳統進補的蒸煮方式,煮出美味可口又補身的菜肴,讓我吃得既開心又幸福,容光煥發,身強體壯。
可能是重要時期,母親對我進補得當,一直到現在我已達坐四望五之年,身體抵抗力很好,外表依然神采奕奕。
反觀生活在經濟良好時代,體格壯碩的兩個青春期兒子,我倒很少給他們「進補」,因為平時飲食無虞的他們,若再刻意進補,恐怕時下的文明病「三高」會提前來報到,只要他們身體健康、生活平安、一切隨意,不用進補,就擁有幸福人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