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雞仙/高市三民】
記得痛風首次發作前一天,剛去登山還吃大餐,半夜第二根腳趾驟然劇痛難耐,我以為是扭傷,壓根兒不知道是痛風。
翌日,在診所候診,病友告訴我,我不信,我說我經常運動,怎可能患此疾,況且聽說好發於腳拇趾。
病友說運動是有助於新陳代謝沒錯,但非「免病牌」,節制飲食才是王道,尤其年齡漸增,人體代謝能力會逐年遞減,吃香喝辣的後果,往往是吃藥受罪。
那些我愛吃的生鮮海產、內臟料理,都是痛風元兇,一旦罹病,想免再受苦,只有「跟嘴說好話,飲食節制化」一途,且要意志堅定,別心存僥倖,否則痛會隨時像風一樣襲來,而且是毫無預警、痛無定所。
後來醫師診斷時,對我所說也差不多如此,看來病友是痛過才識此疾、久病已成良醫,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讓我改變以往的觀念,從新省視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
其實不僅痛風,很多病痛幾乎跟吃難脫干係,惑從心起、病從口入,飲食不節制,疾病乘勢入,套一句電影的台詞「貪吃,遲早是要付出代價的」,奉勸諸君除了多運動,還要吃清淡一點,才能健康無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