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劉博仁/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很多人抱著「沒病強身,多吃多補」的觀念吃保健食品,但未必合適。保健食品不是不能吃,而是要看個人體質;營養素對於身體中的生化反應可能是單一途徑,但這反應往往和其他生理作用環環相扣,一種產品對於不同的人,可能產生不同效應。
營養素或保健食品的建議劑量,可參考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FoodNew/)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定版,其中清楚標示劑量的意義。
足夠攝取量(AI)是指可提供各年齡、性別人口維持健康身體的一天基本需求量,而上限攝取量(UL)為每天攝取量的上限,若長期超過此量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尤其是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A、D,不易從體內排泄出,而礦物質,如鐵、銅,容易直接對肝、腎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較為人所熟知的禁忌,像服用抗凝血劑coumadin或阿斯匹靈,或患血友病或凝血障礙的人,補充魚油、銀杏和納豆激類保健食品需格外小心;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會抑制血栓素A2合成,與抗凝血劑合用時,會增加出血風險;銀杏有抗凝血、促進周邊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併用抗凝血劑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甚至中風。
如果吃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史達汀(statin)類降血脂藥品,在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酵素的同時,也抑制了細胞產生能量所需的輔Co-Q10合成,這也是吃這類藥品之病人,可能肌肉痠痛無力,甚至產生橫紋肌溶解,進而腎衰竭的主原因,肝發炎指數也有可能上升,國內外已有多起病例報告。
不管何種疾病或症狀,都要清楚治療順序,第一步當然是就醫檢查,診斷是否需要用藥物。若需使用藥物,必須遵守醫囑持續使用,定時回診讓主治醫師了解治療進度,調整藥物劑量。
再來,大多數慢性疾病都與日常生活習慣、飲食有關,改善疾病,就要改正日常生活、飲食和運動等習慣;對部分血脂、血糖數值稍微偏高的人,可能因此及時改善,恢復到正常值,不需長期用藥。
保健食品的觀念如下:
1.補充好的保健食品還是需要的:衛生署每5年進行一次「全國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大多數人營養攝取呈「邊界性缺乏現象」,例如維生素B1、B2、B6、葉酸、鎂、鉀等營養生化狀況並不理想。所以飲食中所攝取的營養素不如預期中的好,加上生活壓力和疾病會加速營養素消耗。
2.鈣片補充應注意成分,添加鎂及活性維生素D3為佳;鈣質來源分為檸檬酸鈣、葡萄酸鈣、磷酸鈣、碳酸鈣等,其中以檸檬酸鈣吸收率最好,而碳酸鈣的鈣離子含量最多,只是吸收率不佳;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劑量」,市面產品劑量從幾十毫克到上千毫克都有,其劑量大小也有影響。
3.每人體質不同,服用保健食品,應要諮詢醫師及營養師。
4.營養素補充,大人與小孩不同:例如魚油補充,成人應以EPA多於DHA為主,小孩應以DHA多於EPA為主,鈣質劑量也應依性別、年齡調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