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端午節將至,又是處處粽香,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醒,傳統粽子的熱量從450到1000大卡,想嘗美味又要兼顧健康,可以掌握幾個小「撇步」。
國健局社區健康營造科長陳妙心說,儘管端午粽推陳出新,1顆200到600公克重的傳統粽子,熱量都不低,1顆粽子的分量相當於1碗飯、2份肉,因此若要降低熱量攝取,需適時減少飯跟肉的攝取,不要忘了搭配燙青菜、或蔬菜湯補充纖維質,加上季節水果,天天5蔬果,端午節也不能少。
陳妙心說,國人偏愛沾醬吃粽子,但醬料多高鈉、高糖、膏油,不利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建議適量地減少醬料,糖尿病患者吃鹼粽,也可改沾代糖。
如果自己包粽子,在餡料的選擇,可用五穀雜糧取代或加入傳統糯米,改善不易消化的問題,餡料以滷代替油炒,熱量就能減少一半,並以香菇、筍丁、蒟蒻、魚肉或雞肉、瘦肉,取代高熱量的五花肉、鹹蛋黃。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從0存款到400萬 她揭五個聰明省錢術:買掃地機器人其實很划算
‧70歲喪妻退休師養狗療傷「千萬資產蒸發一半」快樂散步變惡夢
‧室內曬衣哪裡最快乾?「窗邊不是最佳解」:一關鍵有效排濕除臭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