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民眾常認為藥膳中放入黃耆補氣就能防感冒、新流感。中醫師江鳳凰指出,黃耆有斂汗作用,適合氣虛患者;中醫師吳忠澤提醒,黃耆入養生藥膳,不必放到1兩以上,過量會使部分人血壓飆高。
中醫師江鳳凰指出,民間藥膳中有人將炒豆腐皮、黃耆1兩與雞肉同煮湯,此黃耆雞湯有養胃斂汗的作用,對於動不動就流汗,體質偏氣虛者有幫助。
不過中醫師吳忠澤提醒,黃耆的藥量不能放太多,血壓較不穩定的患者,喝完後血壓可能飆高;臨床上就有一名自覺身體勇健但有高血壓問題的老先生,硬是多喝了幾碗含黃耆、人參補湯,不久後血壓暴亢,感到頭暈緊急就醫,經醫師囑咐躺平,並按壓內關、太衝、三陰交等穴後紓緩不適。
中醫師洪尚綱表示,一些常見補品中的黃耆、人參、紅棗等並不適合高血壓病患大量服用,尤其平常紅光滿面、火氣大的人最好少碰,以免血壓暴衝;肝臟發炎、感冒、喉嚨腫痛、發燒、關節炎急性期、腎炎等病患也不適合自行服用。
※延伸閱讀》
.黃耆、黨參天天飲 可改善體質
.吃中藥 黃耆忌蘿蔔、四物忌白菜
.當歸黃耆 終結掉脫髮
.黃耆黨參烏骨雞 補氣健脾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