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吃蛇肉、喝蛇血酒、收藏蛇皮包,但有更多人是怕蛇的。聽說蛇吃雞蛋是把整顆雞蛋吞進身體內,靠著上百根不完全相連的肋骨結構,一伸一縮就可以把比自己還要大的獵物消化掉。想像一條吞了一只雞蛋的蛇,前後細長只有鼓著雞蛋的那一段圓胖胖的,而鼓起來的那段,就像在東南亞國家很常見的蛇皮果。
外型不同 卻是棕櫚樹親戚
蛇皮果的外層薄薄裹著一層蛇鱗片似的外皮,它的名稱也因此得來。從外表判斷,很難想像蛇皮果跟棕櫚樹有親戚關係,但它們確實都是棕櫚科植物。儘管果實的長相差異很大,果樹倒是明顯的棕櫚家族。它跟山竹、紅毛丹、榴槤、波蘿蜜等都是南洋特色水果,在終年氣溫保持在30度左右的峇里島上,幾乎四季都看得到。
住進旅店,桌上竹籃裡的迎賓水果是蛇皮果,超市、餐廳、路邊市場也堆放著一大堆蛇皮果。在地的印尼朋友帶著我們逛市場時,示範從蒂頭處輕鬆剝開蛇皮果的外皮,露出裡面乳白色可以直接吃的果瓣,有的甜、有的酸、有的澀、有的脆,雖然像似大蒜瓣,口感卻一點都不大蒜。不同口感的蛇皮果價位差異上倍,品質稍好一點的換算成台幣一顆大約5元左右。有趣的是,印尼盾的貨幣單位動輒十萬、百萬,站在標示著每百克數千元的標架牌前,我們研究了好一陣子,才弄清楚該拿出哪張鈔票來付錢。
口味平淡 煮過才有滋味?
即使所謂品質稍好的口感,其實也很難滿足我這張已被台灣水果寵壞的刁嘴。在地朋友覺得還不錯吃的蛇皮果,在我吃來卻是滿嘴澀味,不怎麼甜也不特別酸,平淡有餘、風味不足。朋友說,許多水果在印尼峇厘島的吃法是用煮的,儘管我跟他說蛇皮果不好吃,他還是樂觀的說:「煮過就會比較好吃。」峇里島民的個性,就像在地氣候一樣溫和淡定,我發現就連在地水果的滋味,包括西瓜、木瓜、鳳梨、香蕉、芒果等,也都一致性的雲淡風輕,沒有特別的香甜風味。
葉子包食物 最環保的包裝
雖然水果的口感不怎麼樣,我倒是非常欣賞峇里島人處理食物、包裝食物的天然做法。他們大量的使用香蕉葉包裹食物,例如外帶便當就是以香蕉葉包裹飯菜,再用樹葉的硬質葉脈像縫針一樣地穿過葉面、固定整包飯菜。
在地的食物用在地生產的葉子包裝,飯菜吃完了之後,不會留下需要再處理消化的垃圾。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種傳統做法可說是非常先進。不知道哪一天他們會找到使用蛇皮果果皮的方式,讓這種造型特殊的水果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記憶之果 營養成分豐富
土生土長的峇里島朋友說,蛇皮果的營養豐富,包括蛋白質、果膠、鉀、鈣和其他礦物質的含量都很高。當地人普遍認為蛇皮果是記憶之果,因為它豐富的營養成分對人腦有益。什麼都會種的台灣農民是否也會引進原產於南洋的蛇皮果呢?繼紅毛丹、山竹之後,下一個異國風味水果,會不會輪到穿著蛇皮的水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