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精髓

5NG行為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刮痧前中後,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今健康

刮痧對於台灣人而言相當熟悉,不論是因為夏天所引起的不適、中暑、感冒、頭痛、頭暈、肌肉痠痛等,不少人都會以刮痧的方式來進行改善,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下以刮痧改善的方式更為常見。不過究竟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作法?刮的越用力、瘀血越大塊真的越好嗎?來看中醫師怎麼說!

刮痧真的有用嗎?是運用什麼原理?

澄明中醫診所洪碩宏中醫師表示,所謂的「痧」是一種厲氣,進入到人體會造成體表疼痛腫脹、經絡阻滯不通進而致病。刮痧是藉由「刮」的外力,對局部組織施壓,造成微血管擴張、皮下充血發紅、或是在體表產生少量出血、瘀血,用適度破壞再重啟新生的手法,調整局部的血液灌流、疏通經絡之氣血,而這些出血點也俗稱為「痧」。中醫理論大多認為氣血不通則產生病痛,若能讓我們的經絡氣血暢行通透,則所需的營養就能疏布道到全身,達到祛除穢氣、病痛趨緩的功效。

哪些情況刮痧有助於改善症狀?

洪碩宏中醫師指出,刮痧可以廣泛運用在疲勞所造成的頭痛、肩頸僵硬、腰背痠痛等軟組織痛症、或是感冒、中暑所導致的發燒、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等功能失常性症候,有預防疾病、改善症狀的功效。但若是器質性問題,像是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等深層臟腑疾病則效果有限。

刮痧非人人適用,這些族群要留意

洪碩宏中醫師也表示,刮痧並非人人都適合,有些群體就不宜刮痧,例如肝腎功能不良的患者、嚴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失常、血液疾病患者、癌症病患、糖尿病併傷口癒合不良、孕婦、一歲以下幼童、以及年老體弱的長者等族群就不適合。此外,一般民眾在下列情況下,也不適合刮痧,例如空腹或剛吃飽(飯前飯後半小時)、酒醉、女性月經期間、或是正在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的人;還有下肢水腫、靜脈曲張過於嚴重時,以及局部皮膚發炎、潰爛、傷口未癒合、或有三個月內的外傷骨折、手術疤痕等部位皆不宜刮痧。因此在刮痧之前,也要先確認自己適合與否,以免還沒改善當前的問題,反倒衍生出其它問題。

不是刮得越用力越好,刮痧常見錯誤別再犯!

坊間常見許多民眾認為刮痧刮得越就越好、刮越用力越好、刮到整深都是痧甚至瘀血越多越好、或者「都刮了就全身上下都刮一刮吧」等迷思。對此洪碩宏中醫師表示,刮痧力道的輕或重,需要依照被刮痧者的體質、疾病的虛實與輕重,調整力氣的大小;若是用力刮拭仍只有少許發紅,也可能代表病位較深,或是患者氣血較虛弱,此時只需輕柔地刮一刮,少許透出痧點來即可,切勿再加重力道。此外,刮痧部位或力道掌握不恰當,也會可能造成微血管破裂情形嚴重、組織過度損傷,導致恢復時間會相對漫長,非但原先病痛無法緩解,又產生新的傷害。

刮痧前、中、後,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刮痧前,洪碩宏中醫師建議,刮痧前準備除了需先以濃度75%酒精及棉球,在局部做清潔殺菌,還要在患部塗上適量的精油、乳液、凡士林等具有緩衝效果的介質做潤滑,以免皮膚過度摩擦而受損;刮痧的器具選擇邊緣光滑、形狀方便手持的專用刮痧板或刮痧棒。常見有彎月狀、半圓形的瓷性材料或牛角板所製成。

刮痧時,一般的情況下每次刮拭的總長度大約在10-15公分即可,每處約15-20下左右,如果需要刮拭的經脈較長,可以採用分段刮拭的方式,由上至下、頭頸往軀幹、再延經脈到四肢遠端。刮痧的部位,最常見於後頸部、肩膀、腰背部,包含手腳內外側都有適宜的經絡及穴道;若是一般民眾想嘗試,建議避開脊椎正中線(督脈),選擇肌肉相對豐厚的膀胱經沿線(脊椎正中線旁開約1.5、3寸)及膽經(風池到肩井穴),即從頭枕下往兩側肩膀、上背部到腰臀部,以及四肢的外側及後側面,可使邪氣從人體的表層透發而出,亦可放鬆肌肉筋膜,達到舒緩筋肉痠痛的作用。

刮痧後,由於體表血液灌流增加,溫度散失較快,所以特別要注意保暖、勿著涼,並適量補充溫開水、淡鹽水、黑糖水等飲品,隔日之後,可以在患處以溫熱毛巾熱敷。一般的情況下,輕症者退痧的時間快則2-3天,病情較重者可能需要兩週的時間,而大多數人會在5-7天內消退。而這段期間,應避免生冷、油膩、辛辣厚味的飲食,並且保有充足的睡眠,適度休養生息,才能達到促進疾病改善的效果。

最後洪碩宏中醫師也提醒,如果使用正確的方式刮痧過後,病情仍然沒有減輕,甚至是加重,就應當積極就診,尋求醫師的協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刮痧 肩頸僵硬 肌肉痠痛 頭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