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三九貼 中醫教你調理虛損體質減少換季過敏
現代人貪涼 導致三臟虛損
每逢冬季東北季風南下,空氣中會挾帶許多沙塵與細懸浮粒子,嘉義縣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門診近來常有過敏與氣喘民眾求診,族群多半是有過敏體質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因空氣品質不佳引發過敏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
中醫科醫師李昌諴博士指出,鼻子過敏是中醫門診常見的疾病,中醫稱為「鼻鼽(音同「球」)」,與過敏原以及自身體質虛弱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症狀常見頻繁的噴嚏、鼻癢、流大量的鼻涕,並見眼睛紅癢,可戴口罩減少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黴菌孢子、寵物毛屑及沙塵與空氣汙染物)。
過敏性鼻炎的發作,診治上多以改善肺、脾、腎三臟虛損為主軸。現代人虛損的原因,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例如愛喝冰冷飲料、長時間待冷氣房等貪涼行為所致。
冷熱兩時機 調理體質是時候
李昌諴說,中醫理論中,過敏疾病多屬體質虛寒引起,在飲食上,秋冬季節料理可加入生薑、蔥白、蒜,驅風散寒、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每年夏至之後,可善用炎熱節氣,貼上三伏貼;冬天最冷的時候(冬至前後)則採三九貼,以調理溫熱身體、調養氣血,減少受季節變換引發過敏的頻率,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再搭配戴口罩、熱敷、按摩療法、針灸等,加上適當的日常保健,配合食療提升身體抵抗力。
「三伏天」和「三九天」是維護呼吸道免疫防線的黃金時機。「三伏貼」與「三九貼」,都是利用藥物由穴位經絡直達病處,對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具預防效果,穴位敷貼療法適合:
1.過敏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容易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2.虛寒體質:如手腳容易冰冷的民眾。
如果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民眾,更應搭配「三九天」作穴位貼敷。「三九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冬至前後)的時期。108年的三九天是:
初九:108年12月31日(二)
二九:109年01月09日(四)
三九:109年01月18日(六)
抗過敏茶飲 需辯證再服用
預防過敏性鼻炎,平時也可喝保健茶飲:辛夷6公克、白芷10克、蒼耳子9克、薄荷6克、川貝母6克、生薑4克、桂枝9克,沸水沖茶飲用,每日600cc。燥熱體質者,可以酌加菊花調整。
虛寒體質的過敏患者,建議親洽醫師辯證後,依據個人體質服用小青龍湯、葛根湯,平時保養喝六味地黃丸或枸杞地黃丸。長期調整體質,可以諮詢醫師服用補中益氣湯。
按摩臉部「迎香穴」與「鼻通穴」,也能有效預防、舒緩鼻子過敏的不適。若病人能按體質調理,並把握季節時機,積極調養進而改善體質,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皆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過敏性鼻炎飲食禁忌
1. 避免生冷飲料:如冰淇淋、冰冷飲等。
2. 避免涼性蔬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大白菜等。
3. 忌食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如辣椒、沙茶醬、羊肉、醃漬物、咖啡及咖哩等。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擔心孩子發育不良,中醫:男女轉骨時機大不同!六關鍵助長高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中醫耳穴貼壓治療可改善失眠 血壓偏高也能同時控制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腰痠背痛怎麼辦? 中醫師:5穴位助舒緩
子宮寒不寒?中醫師破迷思:子宮不會冷!也不是該吃、忌吃什麼能解決問題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更年期熱潮紅、高血壓等慢性病 中醫師推這針灸可改善
咳嗽咳不停?中醫師教你四大止咳穴道
「一周吃才一次大餐」會害減肥破功嗎?中醫師:4321原則,健康飲食健康瘦
紅棗、黑棗功效差在哪?中醫詳解:吃多恐反效果
10大癌症死亡率肝癌居第2位 中醫救肝苦人鼓勵別放棄
人體排毒最旺盛時節 中醫教你春天養肝這樣吃
媽媽快速回到產前曼妙身材?中醫師針灸瘦身法大公開
醫病天地/手腳冰冷虛寒 溫熱養生提陽氣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中醫治療氣喘/春夏調理氣喘 減少秋冬急性發作
年後體重直直升很難瘦 中醫茶飲搭穴位按摩減重又消脂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醫病天地/甲狀腺異常 針灸有助改善
冬天手腳冰冷陽氣不足! 土肉桂葉配魚腥草泡茶驅寒氣
冷到頭痛 中醫師建議:吹風機吹後頸可驅寒
愈晚愈冷低溫下探10度 中醫師推薦「驅散風寒」妙方
手腳冰冷屬陽虛 中醫調理改善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刷牙、漱口水無助改善?2原因讓口臭一張口就有感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
55歲男牙齦紅腫掉4齒 嘉基發現他另患這病互相影響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吃飽就打嗝、放屁…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半夜肚子痛是怎麼了?醫師解析這三種問題最常見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