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健康情形也不同。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每個人的體質皆有所不同,包括寒性、熱性(火氣體質)、氣虛、血虛、痰濕、陰虛、陽虛等體質,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生理特徵,但若能將體質調整到偏於中性體質,則身體健康,抗病能力強。
林醫師指出,中性體質指的是先天稟賦良好,後天也調養得當,身體陰陽平衡,氣血旺盛流暢,且人的各部位臟腑功能協調正常,身體具有抗病能力強的特徵,像這種體質的人通常都比較健康,也比較不容易生病。
在臨床表現上,中性體質的人不寒不熱、形體胖瘦勻稱、精力充沛、食慾正常、體格健壯、頭髮茂盛黑澤、面色有光澤、睡眠情形良好、身體耐寒耐暑、舌淡紅潤有澤、舌苔淡薄。若從脈象來看,中性體質的人通常脈象和緩有力。雖然每個人的體質都有所偏頗,但透過中藥調理,還是有機會調整到偏向中性的體質。
林高士表示,體質不同適合的食物也不同,寒性者適合熱性或溫性食物,熱性者適合涼寒性食物,氣虛者適合溫補食物,血虛者適合補血食物,痰濕者適合健脾食物,陰虛者適合涼潤食物,陽虛者適合補陽食物。
林醫師指出,寒性體質的人常有貧血、臉色蒼白、身體怕冷、精神倦怠、抵抗力較弱、手腳常冰冷、身體乏力、腹瀉腹脹、尿量多而色淡、身體機能代謝活動較低下、婦女生理週期常過遲等情形,這類型的人飲食上忌食冰品、綠豆、哈蜜瓜、黃瓜、冬瓜、絲瓜、西瓜、香瓜、梨子、油菜、芹菜、莧菜等。
林高士表示,熱性體質的人常有易興奮緊張煩燥、常口乾舌燥、喜喝冷飲、面潮紅、眼睛充血、口破、長痤瘡、常便秘、尿量少而色黃、身體機能代謝過度、婦女生理週期常提早等情形,這類型的人飲食上忌食油炸或辛辣、生薑、蔥、蒜頭、辣椒、荔枝、桂圓、芒果、榴槤、胡桃、韭菜、羊肉等。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頭暈目眩、聲音低微、少氣懶言、精神疲倦、身體乏力、自汗、勞累後上述症狀加重,以及便意頻數、久泄久痢、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情形,這類型的人飲食上可多吃補氣食物,包括糯米、小米、大麥、黃豆、蠶豆、豬肉、牛肉、雞肉、鯉魚、南瓜、櫻桃等。
林高士進一步指出,血虛體質的人常有面色蒼白或萎黃、唇甲淡白、頭暈目眩、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手足發麻、舌淡、婦女出現月經量少或閉經等情形,這類型的人飲食上可多吃補血食物,包括鱔魚、烏賊、紅肉、菠菜、木耳、麻油、葡萄、龍眼等。
痰濕體質的人是指身體的水分代謝功能減退,以致痰濕停滯在體內的生理特徵,痰多由於肺臟功能失調引起,以形體肥胖的人較為常見,這類型的人喜好甜食,常嗜睡、精神疲倦、頭腦昏沉、睡覺易打鼾、身體常覺千金重、代謝能力不佳、積聚廢物於體內,若運動又少,很容易發生關節痠痛、腸胃不適、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文明病。
陰虛體質的人有偏熱、機能虛亢等生理特徵,這類型的人大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不當或久病不癒所造成,多見於體型較瘦的人身上,常有身體消瘦、面色黯淡無光或潮紅、有時會有烘熱感、易煩易怒、四肢怕熱、容易失眠、口舌容易乾燥、口渴時喜歡喝冷飲、大便偏乾、小便短少飲食上可多吃補陰食物,包括鴨肉、貝類、鰻魚、鮑魚、燕窩、海參、梨子、黑芝麻等。
陽虛體質的人有陽氣偏衰、機能減退、熱量不足、抗寒能力低弱的生理特徵,這類型的人大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調養不當所造成,較常見於體型白胖者身上,常有臉色淡白無光、懶言、口淡不渴、不耐寒冷、體寒喜暖、四肢欠溫、精神不振、大便稀瀉狀、小便清長或短少、舌淡胖嫩苔淺等情形,這類型的人可多吃補陽食物如蝦子、韭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