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用熱水給砧板殺菌反讓污垢更洗不掉!專家曝3種砧板清潔NG行為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精髓

中藥、穴位按摩可改善不適 提升母乳哺育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當媽媽的人大都了解餵母乳的好處,卻常因乳房發炎腫脹等不適感而中斷。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指出,現代婦女忙碌壓力大,一旦面臨哺乳時乳房腫脹或乳腺炎及奶水不足等問題,常提早放棄,此時可藉中藥及穴位按摩來改善不適,提升母乳哺育率。

廖麗蘭指出,產後的乳房腫脹與乳腺炎常讓媽媽放棄哺乳,大約1/5的哺乳媽媽在產後半年內曾發生乳腺炎,當乳房腫脹到一個程度時,皮膚非常緊繃,寶寶會變得更加不容易含住乳房,乳房腫脹如果沒有適時處理,也可能造成局部阻塞,甚或腫脹發炎(乳腺炎);另外,台灣母乳哺育率低落的原因,主要由於母親奶水分泌不足、職業關係、身體不適等問題。

廖麗蘭表示,乳房腫脹在產前產後乳房護理使用按摩、熱敷及寶寶吸吮,的確可以減少乳脹症狀,但有些產婦由於體質因素或產後情緒鬱悶,使肝經氣機鬱結,使用上述方法仍無法完全解決乳房漲痛不適,而影響哺乳意願及哺餵母乳不適的感覺;產後媽媽氣血耗損,加上哺餵母乳讓母親氣血不足,常會使哺乳媽咪產生腰背酸痛、媽媽手及乳汁不足的現象,上述兩種情況,常會使有意願哺乳的媽咪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中斷哺乳,此時可由中醫師針對個別狀況,開予中藥,提供穴位按摩的方法來改善不適。

廖麗蘭指出,中醫認為氣不通暢,常引發產婦乳脹、發炎;在經絡學的觀念中屬肝經,對於肝氣不順引起的乳漲,可使用具有通氣作用的藥方改善症狀,例如柴胡、青皮、赤芍、蒲公英、夏枯草、路路通、川芎、當歸等,適合產後乳房腫漲、乳腺發炎、產後情緒鬱悶、胸悶的患者。

如果乳汁不足,則需溫補氣血,常用藥才有山藥、白朮、當歸、熟地、麥門冬、杜仲、香附、通草,對於產後氣血不足所產生的頭暈、腰背酸痛、手酸痛、乳汁不足,藉由健脾胃補氣血,增加乳量及濡養強化筋骨。

由於婦女對於哺乳資訊有所需求,廖麗蘭進一步指出,聯合醫院也推出公衛計劃,6月5日起在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由婦科群醫師推動中醫哺乳養生計劃,設計八堂課免費課程;內容包含如何正確坐好月子、如何增加乳汁、哺乳飲食、乳漲困惱的處理、認識常見的乳房疾病、產後如何紓壓、產後如何豐胸、以及產後如何使用八段錦恢復苗條身材等相關議題。運用團體衛教及個案經驗分享、中醫養生及體質調理的觀念,來幫助產後婦女獲得支持與健康。

產後情緒差 服藥、按摩克服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對於婦女產後情緒低落問題,廖麗蘭醫師指出,多按壓神門、內關及太沖穴有助紓解。產後身心症狀不外乎焦慮、沮喪、情緒失控、失眠,食欲不振、胃痛、腹瀉、頭痛等。

產後焦燥憂鬱程度輕重不同,中藥治療常用酸棗仁湯、歸脾湯、溫膽湯等方劑,如心悸健忘、多夢易醒、疲倦乏力以歸脾湯為主;易感驚嚇,虛煩不得眠,痰多胸悶、心悸膽怯需要化痰清熱,多用溫膽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失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