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疼痛、痠麻、抽筋、流鼻涕等症狀,都可以DIY推揉改善!署立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推介「疼痛原始點療法」;不過,他建議如果沒有改善,最好儘速向專科醫師求診。
中醫「疼痛原始點療法」近來相當熱門,康鍾禧建議一套簡易易學的「疼痛原始點療法」,適合民眾自我保健。
他說,原始痛點大多在骨旁之筋,包括頭、頸、上下背、腰臀、膝足、肘腕及手部,找到原始痛點後,推揉力道是感覺有點疼痛,又能承受為宜,只要症狀減輕即可停止,可能幾秒鐘,也可能要幾分鐘。
他舉例推揉腰椎棘突旁兩側、臀部薦椎旁兩斜側的腰部及臀部原始點,可以改善小腹部、骨盆腔部、下肢部不舒服症狀,如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白帶、痛經、月經異常、子宮肌瘤、卵巢疾患、腰椎痛、臀部痛、尾椎痛、坐骨神經痛、大腿痛、膝痛或不能彎曲、小腿前內外側痛、足踝關節痛、足跟腱痛、腰腹癢疹、下肢癢疹等。
康鍾禧提醒「疼痛原始點療法」的禁忌,不管是筋傷或是組織受損,都不能在感覺的痛處推揉;骨頭絕勿推揉,否則容易紅腫發炎。中醫科服務專線:(037)261920轉2186。
【2010/04/0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