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傳統中醫認為,時辰變化對人的生理或病理都有不等程度的影響。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辰時吃早餐最容易消化,食物下肚後到巳時就開始運化、變成精血,然後輸送到人的五臟裡;辰時是指早晨七點到九點的時候,這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之時,也是陽明胃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刻。
由於胃是人體後天能量生化之源,胃經多氣多血,脈絡遍及人體五臟六腑,為供應全身營養的重要樞紐,若胃經循行異常,恐將使身體出現嘔吐呃逆、胃脘脹滿疼痛、泛酸、口臭等症狀。保健之道,平常早餐要準時吃,要吃的多、吃的好,才能幫身體適時補充營養。
張醫師指出,巳時是指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此時為足太陰脾經氣血最旺盛之時,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讓人體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運行,早上吃飽後就在這個時間開始運化,將食物消化後營養輸送至全身,若脾經循行異常,恐將使身體出現腹脹、頭暈、胃口差、四肢倦怠、臉色萎黃、大便不凝結、皮下出血等症狀。
午時是指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此時為手少陰心經氣血充盈的時候,傳統中醫認為,心經當令,心主血脈、神志,若心經循行異常,恐將促使身體出現血脈運行障礙和神志異常等問題,包括年老體衰、臟氣虛弱、思慮過度等,有些人可能傷及氣血神志,或是情治抑鬱而化火生痰,或是因為氣滯而發生血瘀。
張盈瀅進一步指出,午時為天地氣機的轉換點,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進行轉換,轉換的時候宜避免干擾天地之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吃飽飯後先睡一會兒,讓身體處於休息的狀態,對身體健康將很有益處,也可藉此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
未時是指下午一點到三點,此時為手太陽小腸經氣血旺盛之時,小腸經能分別清濁及主吸收的功能,能吸收食物精華,然後分配給各個臟腑,讓身體所需養分經血液輸送至全身,若小腸經循行異常,恐將使身體出現心煩、口渴、腹鳴、腹瀉、腹部脹痛、少腹絞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大小便不正常等症狀。
中醫認為,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裡就是陰,若陽出了問題,陰也會有毛病,反之亦然,例如心臟病剛開始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因為小腸屬外邊(表),當外邊出了問題時,裡邊(裡)的心臟可能也會有毛病,所以這類型患者在每天下午兩點多就常胸悶、心慌,但是卻檢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