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過了中秋,天氣明顯轉涼,醫師發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例大增。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齊魁建議患者,在西醫治療之餘,也可採行針灸的中醫治療,緩解半側臉麻麻鈍鈍的不適感。
不久前,林齊魁診治一名56歲的女性患者,感冒一周後,開始出現右臉麻痺、右眼無法閉合、右半邊舌頭麻木,右半側額頭無抬頭紋,喝水時水容易從右側嘴魚流出等毛病,經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
林齊魁表示,顏面神經是腦幹分支的第7對腦神經,控制臉部肌肉運動,使人做出各種表情,眼睛也才容易閉合。有些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找不到病因,有些則和病毒感染有關,致供給顏面神經營養血管出問題,引起顏面神經功能失調。
中醫治療分中藥及針灸兩大部分,中藥治療以全蠍、僵蠶為基本藥材,再視臨床症狀加上清熱解毒或涼補方。針灸則大都選取顏面的四白穴、耳側的耳門穴、聽會穴、嘴角的頰車穴及手掌虎口處的合谷穴。林齊魁表示,只要治療得宜,症狀也會獲得緩解。
【2009/10/08 聯合晚報】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