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路跑活動正夯,但如果事前缺乏熱身,加上長期跑步且休息不足,就容易產生慢性發炎,變成跟腱部位時常處於疼痛、腫脹及發熱的情形,久之恐形成鈣化,或跟腱在跟骨附著處產生骨刺,情況嚴重恐需手術解決,值得注意。
跟腱是小腿肚的肌肉群往下連接到跟骨的肌腱,又稱「阿基里斯腱」,它是非常強壯的軟組織構造。阿基里斯是善戰的勇士,唯一弱點就在跟腱;同樣的,大陸110公尺跨欄奧運冠軍選手劉翔,即在2012倫敦奧運時因跟腱撕裂而退賽,留下令人惋惜的一幕。
跟腱在足部跳起落地的那一瞬間,受到的壓力較大,最容易受傷。若是急性發炎,跟腱會出現紅腫熱痛,且跟腱的周圍會增生肥厚,此時最好休息、冰敷;若是聽到「啪」一聲、出現劇痛、腿部肌肉縮成小球及無法踮起腳尖,則有可能是跟腱撕裂,必須立即找醫師診治。
長跑後跟腱容易受傷,常見的原因是:
●跟腱的柔軟度不足:女性如果常穿高跟鞋,會使跟腱變短,而人類到了30歲後,膠原蛋白流失加快,肌肉會失去彈性,使得肌肉容易受傷。
●使用量過大:長期的走路,跑跳訓練及競賽,跟腱往往累積許多微小的傷害,若賽事及訓練量多及頻繁,休息時間不足,都會使跟腱來不及恢復而受傷。
●跟腱的壓力太大:過硬的足弓或鞋子,在跑步時跟腱的壓力太大,進而容易受傷。
●跟腱血液供應問題:跟腱的組織構造,在跟骨往上2~7公分處,本來是血液供應較差,缺少血液會使得恢復變差。
臨床上,跟腱如果發炎肥大,進而產生粘黏硬塊,可用徒手治療方式,用大姆指與食指「捏、提、拉」起跟腱,把新長出來的肌腱纖維予以鬆動,讓肌腱不要沾黏。但如果是跟腱反覆疼痛,但觸診卻未見肥大及粘黏硬塊,則需考慮是否為其它組織如筋膜、肌肉、關節及神經系統產生的傳導痛,就需由醫師、物理治療師來找出問題,以免小毛病變成大病。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