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追求健康的目的,在於擁有充沛的體能、健全的功能以及良好的抗病力,而運動與保健正是健康之鑰。現代人運動風氣興盛,推出各式各樣的競賽及錦標,吸引民眾從事運動,更發展成一種運動文化。
然而,競賽與運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通常從事運動是為了改善體能、促進健康、精進技能等,因此運動時應量力而為,適可而止。競賽的目標則在於獲得錦標及榮譽,在訓練策略和精進技巧上,如果沒有完善規畫,有時會出現超時、超量及超出體能負荷度的情形,進而形成嚴重的心理壓力,這些不適當的競賽訓練,或在競賽時超越個人的體能和技巧限度,反而會引起傷害。
運動分為身體碰觸性或非碰觸性兩種,前者如籃球、摔角、柔道、跆拳道、橄欖球、拳擊等,後者如田徑、游泳、羽球、網球、桌球、高爾夫球等。無論是運動過度,或是競賽時的身體對抗,都是造成傷害的潛在原因。出現身體對抗動作的競賽中,選手以肢體和軀幹與對手產生碰撞,會增加意外跌倒、碰撞或其他傷害等風險,在直接撞擊後也容易引發肢體、軀幹或臟器的傷害。
運動員常因為關節損傷造成創傷性關節炎而退場,而激烈的接觸性或非接觸性運動後,可能引起運動性血尿,例如拳擊賽、橄欖球中直接碰撞易引起腎臟小血管破裂,以致腎元壞死,合併顯微性血尿,其發生率高達5至7成。
徑賽或馬拉松長跑後,大約有3成參賽者會發生顯微性血尿,少數較嚴重的血尿則可以肉眼辨識。有時發生橫紋肌溶解症者,肌肉會大量壞死溶解,出現深紅茶色尿。
經常發生運動性血尿者,會損傷腎元,導致腎功能障礙。運動性血尿患者在中止劇烈運動、充分休息和補充水分後,一般都可痊癒,但少數病人會出現永久性腎傷害。
骨科普通門診中,大部分都是從事休閒運動的病患,但仍常有從事慢跑而覺得不適的病患求診,必須詳細問診相關細節,鑑定病因。針對運動後(小量運動訓練後)反覆出現血尿者,建議及早施行全面檢查,嚴密觀察腎功能,以免原本謀求健康而從事運動,結果反而損傷腎臟,得不償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