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晨運動作讓他險癱瘓 老人做運動當心這5點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很多老人也會早起晨運,但由於上了年紀,容易發生因衰老產生的意外。
江蘇公共新聞報導,一名80多歲的老人某天早上到公園晨運,一邊倒退走路一邊和別人聊天,結果不慎掉進池塘,造成頸椎骨折和脫位,差點癱瘓。
醫生表示,這種脊髓的損傷相當危險,易導致四肢癱瘓。針對許多老人喜歡倒著走,專家指這種方式和其他運動比沒有明顯優勢,反而增加風險,因老年人靈活度、運動協調和反應都不如年輕人,一旦碰到障礙物或路不平坦,都容易摔倒受傷。
除了倒退走,醫生還提醒以下五種常見的運動誤區,呼籲老年人當心。
1.肩部運動
很多老人肩膀酸痛,想藉運動紓解,就會進行類似單槓或吊環的轉肩、棒球投球、舉重抓舉等肩部運動,但這樣反而會增加肩關節負荷,造成肩袖撕裂傷。
2.脊椎運動
很多人喜歡做燕兒飛(如下圖)的運動,但這種運動過度伸展,會加劇關節的擠壓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不太適合老人。
另外仰臥起坐因需把雙腿蜷起來練腹肌,力度太大,會增加腰椎部位的負荷,讓老年人椎間盤退化變嚴重,而且也會使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血壓升高。
3.頭頸運動
很多老人喜歡做頭頸部繞圈,認為可以舒展頸椎,還可以緩解肩膀酸痛。但老人若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可能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導致跌倒,重則會釀成動脈斑塊脫落。
建議如果要做,應該降低幅度、速度和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並可不時靜歇2~3秒。
4.空腹晨運
許多人起床後不吃早餐就先去晨運,但經過一夜睡眠後,已經是空腹狀態,直接開始運動,體力消耗加上熱量不足,會讓大腦供血不足,對老人來說尤其危險,會導致頭暈、心悸、腿軟,原本就有心臟病的老人會摔倒或猝死。
5.運動憋氣
由於老人心肺功能衰退,運動時憋氣太用力,會因肺泡破裂而發生氣胸。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
憋氣時因胸腔的壓力增高,回心血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易發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憋氣之後,回心血量驟然增加,血壓升高,易發生腦血管意外。
因此不建議老人進行舉重、拔河、引體向上這種憋氣運動項目。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爬樓梯膝蓋痛?上下樓梯的痛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路跑應補充高蛋白食物?營養師教跑步前中後這樣吃
春節吃太多?綠委林楚茵秀身材 教大家一張椅子做運動
過年七天宅在家 國健署教你在家就能甩油
登山更需要訓練下半身 專家教你如何強化腿部肌肉
牛年提升免疫力 初一新抗疫運動3招可見效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養氣經絡瑜伽/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為何總是被低潮擊倒?意志不堅的上班族,大哭後才懂的事
從在校內都要叫計程車,到5年破50座百岳 26歲女嚮導: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猜你喜歡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