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不少民眾在連續假期開車出門旅遊,但小客車內空間狹小,駕駛開長途,又容易碰到塞車,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坐姿不當,就有可能導致肌肉痠痛,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壓迫到神經,讓手腳產生痠麻刺痛感,醫師建議一段時間就下車活動筋骨。
衛福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其昭表示,經常開長途的運將最容易因為長時間開車、肌肉施力不當而出現痠痛,「許多民眾都會忽略手部、腿部痠麻症狀,等到症狀惡化,導致肌腱發炎,才到門診求助。」建議駕駛開車2小時就下車休息,活動筋骨,等舒緩後再上路,避免痠痛上身,以免症狀惡化,最後要花更多時間進行物理治療。
駕駛手握方向盤,如果過度使用手指,容易罹患扳機指,手指頭無法靈活活動,還會伴隨疼痛感。頸部姿勢不良,也會造成頸椎退化,嚴重者會壓迫到神經,讓整隻手產生酸麻感,連簡單的抓握動作都沒辦法做。徐其昭說,身體痠痛治療,除了根據醫師處方吃消炎藥、做復健外,最重要的是要適當休息,冰敷、熱敷也可以緩解肌肉痠痛。
228連續假期國道將湧進大批車潮,部分路段經常發生壅塞狀況,徐其昭建議,不妨利用塞車空檔,在車內做簡單的伸展操,將手臂向後彎、轉動肩膀、頭部,每個動作都維持15秒,有助於防止長時間維持單一姿勢,造成肌肉痠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