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現代人久坐不動,眼睛緊盯著螢幕打電腦,身體肌肉僵硬不堪,愈來愈多醫界研究主張運動採取「零存整付」觀念。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佩玲說,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像是拖地、擦地板等家事,都可納為生活運動之一,不僅可以增加肌耐力、身體柔軟度,也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且不易受傷。
蔡佩玲說,所謂中等費力的中度活動,是能讓自己有點喘、有點冒汗的活動,包括一般速度騎腳踏車、攜帶有點重的東西走路、費力的家務、下山健走、下樓梯等;而費力活動則包括近年國人喜愛的跑步,以及爬山、上樓梯、快速地騎腳踏車、打球等。
除了這些活動,她建議平時在家看電視時,也可拿一條毛巾雙手向上緊握伸展,或是試著站立將毛巾向後拉直伸展,訓練肩膀手臂的肌力。另外,平常無聊時手握彈力球,也可訓練手掌的握力與肌力,這些看似沒有太大動作的活動,做久了身體也會微微流汗,甚至肌肉會有點發痠。
蔡佩玲表示,拿拖把拖地、蹲在地板上擦地、或是買菜時提重物行走,甚至媽媽抱小孩 (負重)行走,都算是中等費力活動,只要每天至少做10分鐘,做到微喘仍可以說話,就算「有運動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