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肌肉會發炎和疼痛?運動按摩師告訴你原因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書》,作者約瑟‧馬爾默‧艾斯帕夏, 埃爾圖‧亞克梅特‧卡拉斯科】
疼痛是一種「訊息」,是一個症狀,是體內的一種主觀感覺。組織受傷時會帶來疼痛,可是傷害本身並不是一種痛。基本上,人類的痛感是一種保護機制,是一種訊息,它告訴我們身體某處受傷了,避免我們持續作用該處,使傷害擴大。
疼痛的意思
痛的感覺根據情緒、經驗和神經系統處理感覺訊息的方式,會因人而異。事實上,痛的「意識」跟傷勢的程度不成比例,參與這個感覺的還有回憶(記憶)、對於傷處的注意以及當時的心情等。
這個訊息在「神經-自我」間起了作用,引起的反應包括:如何看待痛感;所有相關的情緒(焦躁、恐懼、不安等);隨意或非隨意的動作;壓力感(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還有其他免疫性和神經胜肽方面的反應。總的來說,我們對於痛的反應大小,與個人自我意識和記憶等有關。
疼痛的來源
除了外部傷害,讓運動員感到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劇烈的運動後,身體為了加快肌肉的新陳代謝,會累積乳酸,導致肌肉的血液流量減少;而這就是疲勞的痠痛感。
此外,肌肉痙攣也會帶來疼痛,直接原因是抽筋(刺激壓力感受器),而間接是因為肌肉緊縮,掐緊了血管。痙攣造成的供血量不足,也會阻礙肌肉的新陳代謝,使疼痛感增加。
肌肉發炎
肌肉嚴重抽筋時,在顯微層面上來看,肌肉纖維呈撕裂狀,致使這個收縮器官遭到損害。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和細胞內膜的碎片到處遊走,就會出現導致疼痛的化學物質,因此啟動肌肉發炎的機制。發炎是一種防禦程序,其會造成生化和血管方面的反應,包括系統性的反應,主要為了啟動受傷組織的修復機制。
發炎的四大症狀
肌肉發炎會伴隨明顯的發熱、泛紅等症狀,原因是局部水腫和血管擴張,增加滲透性、無力感或功能異常與疼痛。事實上,運動和發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者:約瑟‧馬爾默‧艾斯帕夏, 埃爾圖‧亞克梅特‧卡拉斯科
.譯者:李家蘭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30
肌肉發炎和疼痛
激烈運動帶來的肌肉發炎,基本上,身體馬上就能進行修復:免疫系統被激發,白血球開始清除死去的組織和殘渣;同時,血管開始擴張,微血管往受損部位釋出液體(水腫)。接著肌肉發脹,變得又硬又痛,這樣的張力撕裂會破壞肌肉和結締組織(Schoenfeld,Contreras,2013)。
換言之,激烈運動後會造成肌肉的細微創傷,這個創傷,身體會啟動局部腫大的步驟,開始進行修復工作;大家熟悉的「痠痛」就是這個過程的後果。痠痛大約是在運動後的24 ∼ 48小時內出現(因人而異)。目前這個現象被簡為DOMS,也就是「延遲性肌肉痠痛」。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爬樓梯膝蓋痛?上下樓梯的痛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路跑應補充高蛋白食物?營養師教跑步前中後這樣吃
春節吃太多?綠委林楚茵秀身材 教大家一張椅子做運動
過年七天宅在家 國健署教你在家就能甩油
登山更需要訓練下半身 專家教你如何強化腿部肌肉
牛年提升免疫力 初一新抗疫運動3招可見效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養氣經絡瑜伽/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為何總是被低潮擊倒?意志不堅的上班族,大哭後才懂的事
從在校內都要叫計程車,到5年破50座百岳 26歲女嚮導: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