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大腸直腸癌

將大腸癌發生率降低到趨近於零 AI助攻讓大腸瘜肉偵測率達96%

左起為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記者邱宜君/攝影
左起為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記者邱宜君/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大腸鏡是台灣做最多的內視鏡檢查,每年執行高達40萬人次,但人眼難免因疲勞或經驗差異,錯過殲滅癌變的機會。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三方合作開發之「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技術」可將偵測率提升至96%,扁平或凹陷等罕見病灶都能辨識。此技術已通過食藥署醫材許可,台大和國泰正進行價格估算,近期可望率先應用於兩院之健檢服務,另有五家醫院正在以此技術進行臨床試驗前瞻計畫。

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5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千人就有大約2到3人有大腸癌,但大部分都沒有症狀,但還好大腸癌的癌前病變階段時間很長,若能透過大腸鏡檢查找出癌前病變,可望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如果能找出早期癌變,也能減少大腸癌死亡。

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表示,現行大腸鏡檢查仰賴醫師肉眼和臨床經驗,如果病人清腸不夠徹底,或受腸道彎曲影響,都可能導致醫師不容易判讀病灶。這次台大醫院和國泰醫院拿出五年累積大腸鏡影片,包括各種罕見病灶的壓箱寶,以每秒擷取30張影像,再從50萬張中精選20萬張來訓練AI,達成模型表現準確率96%的優異成績。

「腺瘤偵測率每增加1%,病人發生癌症的機會就可以降低3%!」邱瀚模表示,臨床充分證實,腺瘤偵測率是「大腸鏡的生命線」,波蘭201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將醫師的腺瘤偵測率分為小於11%、15至19%、大於20%比較,結果發現除非偵測率大於20%,否則病人檢查完四年內都會有大腸癌發生。美國加州大型保險資料也驗證,腺瘤偵測率低的醫師,病人大腸癌診斷比較晚期,死亡率也會提高。

邱瀚模分析,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2004年展開,前5年資料顯示,如果一間醫院的腺瘤偵測率低於15%,病人日後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增為2.4倍,也就是增加了140%的風險,如果大腸癌檢查範圍,沒有到達盲腸,發生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75%。顯示「腺瘤偵測率」和「盲腸到達率」是影響大腸癌防治成果的重要因素。

邱瀚模說,經過這麼多年,台灣醫師自行回報的盲腸到達率已經從一開始的79%進步到98%,但根據國外研究,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專家,對於5毫米以下的腺瘤,還是有23%的遺漏率,因此,透過AI技術的輔助,將偵測率提高到96%,甚至能瞬間鎖定凹陷、扁平等高度惡性卻容易被遺漏的病灶,可望幫助醫師精益求精,將大腸癌發生降低到趨近於「零」,這是所有醫師的心願。

「政府和民眾願意花多少錢,去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這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邱瀚模說,這項即時偵測技術可在檢查同時就偵測並鎖定病灶,以能與現行各廠牌內視鏡儀器相容,不論是在醫院或診所都可應用,不需要更新現有系統或買新機器,希望政府至少能支持這項AI輔助技術應用在糞便潛血陽性者的大腸鏡回診。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此技術可減少「醫療不平權」,讓每個醫師都變成90分的醫師、縮短醫師成長和學習的時間,提供民眾品質優異的檢查,但就像新藥一樣,新的技術和更好的品質也需要更多花費,需要政府和醫療院所及廠商一起坐下來討論。

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表示,會優先在健檢中心導入這項技術,目前正在試算成本及費用,近期就會推出;吳明賢表示,台大健檢也會跟進,費用也應該是外加的。吳明賢說,大腸癌在日本、美國、歐洲都很受重視,台大醫院正與台大癌醫、輔大醫院、彰基、新光醫院進行跨院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前瞻計畫,希望未來能「打進世界盃」。

大腸癌篩檢 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 大腸息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