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施靜茹】
人工肛門即「腸造口」,通常指腫瘤長在距離肛門5公分以內時,因必須切除腫瘤,又無法做腸吻合手術保留肛門,才會做永久人工肛門,方式是把腸道一部分連接到腹部表面,取代肛門,協助排便。
有時候無法馬上切除大腸腫瘤,卻因腫瘤造成排便不易,必須先做暫時性的人工肛門,等到腫瘤切除後,再接回去。為了延長生命,使用人工肛門或許一開始不方便,如產生異味或便秘,可藉由清淡飲食來避免。
讀者提到,腫瘤切除後,疝氣跟著來。這不是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可能是腸造口周圍組織較薄,因為打噴嚏、咳嗽或提重物,導致腹內壓增加,腹壁肌開口擴大或裂開,可使用束腹帶避免疝氣,或重新手術修補。
大腸癌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並非低於1%,而是有10%以下的機會。不過,這只是統計數字,每位患者仍因個人體質和病況,而有不同表現,只要接受治療並遵從醫囑,都有信心抗癌。
第二或第三期大腸直腸癌,術後輔以化學治療,避免腫瘤復發,或將轉移到淋巴結的腫瘤縮小或殺死;第四期大腸癌做化療,應是為縮小或殺死轉移到肺、肝的腫瘤。
至於補充鈣片和維生素B群,是否對改善大腸癌有所助益,目前只有極少數文獻看得到類似結果,不能稱為主流的治療方法;但只要適量補充,對身體應是無害的。
諮詢/台北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啟栓
【2014/07/2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