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國內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四年居十大癌症的首位,醫師提醒,造成大腸癌的關鍵原因,主要是吃太多肉及加工肉品,尤其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致癌物質。想讓腸道更健康,醫師建議應增加腸道益菌,多吃蔬果增加纖維質攝取量,每天至少吃七種蔬果;有家族史或愛吃肉等且 4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一般民眾50歲以上,應每三到五年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建議,番茄、木瓜、奇異果、鳳梨、香蕉,及羽狀橄欖菜等深綠色蔬菜,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平常也應多吃富含礦物質、蛋白質的「黑五類」,包括黑豆、黑糖、黑木耳、黑糯米、黑芝麻等,晚上盡量不要吃太飽,避免食物未消化在腸胃中囤積、發酵。
少吃紅肉、不偏食、不忘檢查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今天提出「三不一沒有」預防腸癌,主要是指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避免高溫燒烤;不偏食、多吃蔬果;不忘例行健康檢查;一沒有則是將心情歸零、把健康找回來。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每天蔬果應至少七份,尤其男性每天應吃九份蔬果,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平常也要盡量保持心情愉快,多接觸大自然來放鬆心情,多運動、聽音樂紓解工作壓力,罹病也應積極治療。
快樂過生活 她戰勝末期癌症
大腸癌病友沈蘭庭今天也現身說法。今年30歲的她,4年前罹患大腸癌第二期,經開刀、化療半年後轉為癌末,癌細胞轉移到肝臟、淋巴,醫師宣布她僅剩三個月生命,但她全心抗癌,改變常吃加工及微波食品的習慣,每天喝天然果汁、蔬菜,還去爬山、溯溪、出國旅遊,更因為釋放情緒與壓力,腫瘤慢慢縮小,最近兩年更已不再用藥。
※延伸閱讀》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