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趙寶寶是外食族、平日不愛運動,因排便正常、無血絲,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也不願進一步檢查,後來連坐著肛門口會痛,也覺得是痔瘡作祟,直到騎機車時開始屁股歪一邊,才願就醫檢查,最後確診是晚期大腸直腸癌,癌細胞已「擠」出肛門口。
「一直以為大腸癌不可能輪到我!」趙寶寶18日出席台灣癌症基金會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辦的「了解癌,發現愛」科普展,分享罹癌過程。她說,姊姊13年前罹患大腸直腸癌,在短短一年內過世,她卻沒有警覺,把腫瘤當痔瘡,拖了3年才就醫確診。
趙寶寶的外甥女胡小姐也陪同出席,她表示,當年媽媽罹癌時她正好懷孕,因為對癌症一無所知,媽媽拒絕化療後癌細胞擴散,過世時她才剛生下小孩在坐月子,相當痛心,一得知阿姨罹癌「已失去媽媽,不能再失去阿姨!」立刻帶著阿姨就醫,展開一連串化療和標靶治療,5年來病情穩定控制。
另名乳癌病友蔡秀惠,抗癌病史長達20年,期間癌細胞曾經復發,令她飽受煎熬,還一度出現憂鬱症狀,一天得吃6次精神科處方藥,也曾經為了治病去收驚、改運,花了快10萬元買藥吃。她以自身經驗呼籲病友不要迷信偏方,相信醫師積極治療,才是戰勝癌症的最好方法。
高醫院長侯明鋒表示,癌症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多數人面對癌症,會逃避、拒絕接受,甚至害怕副作用拒絕治療,以網路熱搜關鍵字「餓死癌細胞」,就有高達53萬多筆,但不乏吃巧克力或斷食等錯誤資訊,不少癌友更誤信偏方而錯過治療黃金期,導致病情加速惡化。
此次展覽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燈箱文字,解說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的過程,以及醫學如何跟癌細胞作戰等知識,像醫學上「餓死癌細胞」,指的是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阻斷癌細胞與新生血管連結,導致癌細胞被活活「餓死」,但如果用斷食法,身體反而會因缺乏足夠營養,細胞無法正常代謝,導致癌細胞加速生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