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成大醫學院藥理研究所所長呂增宏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腸直腸癌的致病基因Eps8,為標靶治療開啟另一扇門。
呂增宏指出,過去的研究已發現大腸直腸癌與致癌基因Src及細胞癌化蛋白質FAK有關,他的研究團隊則找到關鍵的制癌基因Eps8,動物實驗證明,當Eps8減少時癌細胞生長速度會下降,腫瘤形成也會減緩,因此抑制Eps8可降低腫瘤的惡化。
呂增宏指出,研究大腸直腸癌患者的腫瘤檢體中,可以發現Src、Eps8、FAK三者間的關連,Src可增加Eps8蛋白量,Eps8又可增加FAK表現量,因此可推論Src、Eps8、FAK三者之間的調控、依存,是促成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
其中關鍵性的Eps8,不僅增加FAK,也增加Src與FAK的活性,Src的活性上升又增加Eps8的量及FAK的活化,造成大腸癌細胞不正常分裂與擴散,惡性循環加速大腸直腸癌惡化,當Eps8減少整個循環就能被抑制。
※延伸閱讀
.大腸直腸癌 死亡率爆升第三
.腹腔鏡手術 出血少、恢復快
.怎麼預防大腸癌
【2009/07/08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