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怕痛,不少人選擇先麻醉再做無痛大腸鏡檢和乙狀結腸鏡,但醫師強調,無痛鏡檢要面臨麻醉風險,而乙狀結腸鏡無法一窺大腸全貌。
目前大腸癌篩選,坊間多以糞便潛血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為套裝組合,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君照說,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報告,若只做這兩種檢查,仍有兩成五患者無法發現罹患的大腸癌。
張君照指出,這是因一部分大腸癌發生位置,是在右側大腸(包括升結腸及盲腸),而乙狀結腸鏡檢查無法深入此處。日本國立癌症中心也報告,近年右側大腸癌發生率也有增加情形,若要做大腸鏡篩檢,以全大腸鏡為宜。
張君照表示,無痛大腸鏡檢查,患者也可能因此不會反應疼痛,相對增加腸穿孔風險,而年長者也需擔心麻醉會抑制心肺功能。
過去也曾有民眾做大腸鏡後,發生急性大腸炎的病例。張君照指出,做大腸鏡前,應徹底清腸,將殘留的糞便完全清除,做大腸鏡比較不會痛。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說,無痛及傳統大腸鏡檢查,對有經驗的醫師差異不大,但如因容易焦慮,或腹部曾開刀有沾黏的人,會建議選擇無痛大腸鏡。
※延伸閱讀》
.篩檢大腸癌 還是大腸鏡最準
.大腸鏡檢查注意事項
.預防大腸癌 50歲以上要做大腸鏡檢查
【2009/04/07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