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侯女士,在一次社區癌症篩檢中糞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反應,就醫檢查在直腸找到一個4.5公分腫瘤,醫院研判可能是早期直腸絨毛狀腺瘤的癌前病變,所幸及早發現用內視鏡治療,1.5小時的手術沒有留下任何外傷,4日就順利出院。
台安醫院內視鏡治療中心主任簡錫淵提及,過去消化疾病通常只能靠藥物治療或開腸剖肚的外科手術,隨著醫療進步,內視鏡角色從單純的檢查發展到治療,由口腔或肛門進入,可以不必將皮膚切開,體表不會留下疤痕。由於治療的創傷小,可以減輕麻醉劑量,且術後的傷口恢復快速,一般在治療當天或隔天,就可以恢復進食。
目前能以內視鏡微創治療的消化器官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胰臟、膽管及大腸。簡錫淵表示,內視鏡治療前一日需作清腸準備,次日由麻醉小組執行靜脈麻醉法,再注射藍色藥水將薄薄的腸壁分層且變清晰,接著用內視鏡專用針狀電刀沿著粘膜下層將腫瘤完整地剖切下來即完成。
簡錫淵坦言,早期發現才能做內視鏡治療,以癌症0期至1A期患者最適合,若發現太晚,腫瘤入侵肌肉組織或淋巴結,就仍需要外科手術才能根治,如侯女士就是在第0期的原位癌階段診斷出腫瘤,才能進行內視鏡術。目前健保補助部分資格患者,若無健保給付,需視腫瘤切除難易決定價錢,約4萬至10萬元。
消化系統的癌症占十大癌症近半,簡錫淵提醒,民眾應有定期健檢的習慣,提前發現潛藏的疾病,就大腸癌而言,好發年齡介於40至60歲,但近年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若家族成員有大腸癌病史,建議40歲以前就要開始健檢。另外,不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材、蔬果,解決便祕問題,都是預防大腸癌的好方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