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吳先生因工作關係,三餐老是在外,最近6個月有血便及頻便現象,到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看診,腫瘤離肛門非常接近只有6 公分,如果選擇傳統手術可能會有後續恢復期較長的困擾,吳先生最後選擇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不僅保留肛門且沒有裝置暫時性人工肛門,目前恢復良好,展開嶄新人生新頁。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方川尹今指出,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在作息不正常及三餐西化高油高熱量、多肉少纖維的情形下,大腸直腸癌已經連10年蟬聯國人罹患癌症數最多的冠軍寶座,而且日漸年輕化,臨床上不乏有20多歲的年輕人被診斷大腸癌,國人普遍有腸癌治療需要裝置終身人工肛門的迷思,導致懼怕而不敢就醫,最後延誤病情而遺憾終身。
根據醫院統計,從去年元月起至10月底,選擇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的病患超過122人,平均年齡為66.2歲,男女比為1.56:1;從事成衣業的徐小姐三餐不正常,治療前常趕到喘不過氣,以為是帶孫子體力不佳所致,醫師診斷結果為大腸癌二期,長期出血造成貧血,術後狀況良好。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朱峻廷形容3D影像系統就像看電影《阿凡達》,手術畫面變得立體,腹腔內組織層次清晰,透過高畫質螢幕可以清楚觀察病灶周圍解剖結構,且一旦發生出血可以比傳統2D影像更迅速找到出血點進行止血,更精確操作及縮短開刀時間,大幅降低手術副作用,讓大腸直腸癌患者有更多機會能保存器官。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