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腸癌篩檢不必禁食 50歲以上免費 近六成未利用
大腸癌篩檢一管就搞定,檢查前飲食不受限!
根據統計高達9成的大腸癌是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依歐美先進國家醫學實證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這種新型檢查非常方便,於檢查前不需要限制飲食,把醫院給的採便管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檢驗後就可以知道糞便中有沒有肉眼看不到的血。可惜的是,這麼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卻因民眾常自以為很健康、沒時間為藉口,未參與篩檢。目前全國2年篩檢率為40%,近六成民眾未接受篩檢服務。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大家,與其消極天天擔心罹癌,更應該積極接受篩檢;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
預防腸癌三要訣:少肉多菜,規律運動,健康體位
醫學實證指出:規律運動、高纖蔬果有助降低大腸癌風險,而加工肉、紅肉與肥胖已被視為致癌因子。中秋節聚餐,食材的選擇建議用白肉取代紅肉,儘量少吃燒烤與加工肉品,即便選擇烤肉,建議以肉串混合搭配筊白筍、香菇、青椒、玉米筍等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增添飽腹感,千萬別為了慶祝節日大開「吃」戒,造成身體的負擔。現代人由於生活忙碌可能無法每天特別抽出時間運動,建議可利用生活中的空檔分段運動,例如:陪小孩走路上下學15分鐘或健走通勤10分鐘,而且規律的運動、飲食節制,也可使體力變好,增強免疫力!
相關文章
同類文章
長期腹脹消化不良 醫籲小心大腸癌
大腸瘜肉年輕化 危險族群可自主篩檢
耶魯癌症中心研究 吃這類食物降低大腸癌復發率
調查:90%大腸瘜肉患者 工時大於40小時
腸癌篩檢等政府補助太晚 醫:高風險群應重新定義
男子解尿有屁聲 竟罹大腸癌
下腹腫以為子宮肌瘤 就醫才知大腸癌
一人罹腸癌嚇得全家慌 醫師:多數無家族病史
慢性便秘 真的容易罹患大腸癌嗎?
「經肛門微創手術」切直腸腫瘤 38歲男成功保住肛門
吸菸、肥胖、三高 壯年男小心大腸癌
年輕男有壞習慣 罹大腸癌風險如50-59歲女性
93歲老奶奶2年開2次刀 樂觀抗腸癌令人刮目相看
作息正常不外食、無家族病史 男子仍罹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31歲壯年男子保留肛門獲新生
腸癌治療需裝人工肛門 3D腹腔鏡破迷思
大腸癌第四期堅不開刀 中醫助他再活12年
預防大腸癌吃素就行? 吃太油一樣會得!
頭暈貧血 小心是大腸癌前兆
規律生活常運動 輕熟女竟罹大腸癌
腹痛5年當胃痛醫 竟是大腸癌末期
護理師50歲懷孕卻罹大腸癌 因為早期「沒症狀」
真光刀手術治療直腸癌 成功保住老翁肛門
每周吃3次燒烤 26歲女生竟大腸癌末期
便祕注意!女護50多天沒排便竟發現已癌末
支架搭配微創手術 腸阻塞不用人工肛門
自認健康忙工作 腸癌篩檢率僅4成
長輩貧血要當心 就醫別忘癌篩
作息正常卻有這習慣 副教授罹直腸癌
肛門口的小息肉 讓他及早發現2期腸癌
猜你喜歡
腸道運動操 促腸胃蠕動 助排便
焦仁和:勸我運動的人 我都參加公祭過了
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腹部呼吸練習DIY 機能補充能量再出發
遠離慢性病 養成4大好習慣
教你洗手 彰基護士跳洗手舞
台大醫院愛洗手 獲亞太區冠軍
84歲教外丹功 坐輪椅也能練
護心三管齊下:體檢、高纖少油、多運動
別喊護士小姐 「我是護理師」
三招塑腿 走路有風
吃魚+運動 防腸癌復發
運動促腸蠕動 少碰敏感食物
年後肥/中醫師、營養師 分享速瘦絕招
健康不平等/美國10個肥胖州 9個在南部
專業觀點/氣血循環好 自然提升免疫力
不只三高! 中壯年還有三低危機
可正常運動跑跳 血友病友:請不要害怕接近我們
我家小孩不生病/乖乖嘗媽媽味 培養健康習慣
我家小孩不生病/教兒跳繩均衡吃 認真運動遠疾病
運動後 為什麼可以吃含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