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明慧/西屯報導】
以往乳癌化療患者觀察用藥有無效力,必須靠核磁造影,費用昂貴且等待時間久,從台大醫院轉任澄清醫院當院長的張金堅,昨天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使用超音波觀察血管增生,很快就可了解療效,費用只要以往1/10。
張金堅說,他把這套技術帶到中部,除了在澄清醫院使用,也希望推廣到各大醫院,讓乳癌患者受惠,也可減少很多醫療資源浪費。
張金堅表示,這是他與中研院士等人研究多年的成果,一般乳癌患者化療時,要得知藥物有無效果,打藥後須照核磁造影,往往要等2~3個月,此時發現藥物不適合再換藥,不僅錯失治療時機也浪費藥物,相關檢查費用也很昂貴。
他研究出超音波的觀測技術,觀察乳癌患者血管增生情形,若藥物注射後10~14天,血管順利增生表示藥物有效,反之無變化甚至萎縮,就可立即改換其他化療藥物。
張金堅說,這套軟體已建置腫塊血管量測方法、比例尺和變化情形,任何醫師都可操作,目前在台大醫院已經使用此方法觀察乳癌患者用藥狀況,他來澄清醫院後也會推廣到中部廣泛使用。
澄清醫院昨天主辦「外科與癌症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台中縣市合併後首場國際級的醫學研討會,有300位各縣市外科醫師參加,除了張金堅發表乳癌化療新觀測法,還有李文華院士的乳癌BRCA1抑癌基因,及中研院士洪明奇及王陸海對乳癌幹細胞及標靶治療研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