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已是發現早期肺癌利器,但其解析度高,恐造成不必要手術,也讓醫界憂心。臨床不乏患者看到報告顯示有結節,就認為自己罹癌,「醫師說不用開刀,我還是好害怕!」有些人嚇出憂鬱症。
一名中年男性在接受健檢時,勾選自費LDCT,沒想到,這開啟了他一連串噩夢。報告顯示,肺葉中有幾顆零點二、零點三公分結節,醫師評估大小及位置,研判不太可能是惡性。但該男子卻拿著檢驗報告到處求診,希望有醫師幫他動刀,一再被拒絕,連連碰壁後,竟罹患憂鬱症。
對此,社員逾六千人的臉書肺癌病友社團「肺長壽」,管理員Cincia和Angel感觸良多。Cincia說,大部分民眾做LDCT之前,毫無心理準備,得知自己肺裡有結節,緊張到睡不著,想找醫師動刀,一勞永逸。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林孟暐說,門診經常收治類似個案,糾結在「有結節,為何不切?」,嚴重影響身心。
林孟暐以「一台沒辦法換濾網的冷氣」形容肺臟,肺是對外開放的器官,受到外界刺激就會出現痕跡,臨床顯示,每四人就有一人肺臟有結節,如果在零點五公分以下,只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真的很亂!」被喻為全國肺癌第一刀的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談起對LDCT報告解讀以及引發後續亂象時,做了這麼如此結語。
陳晉興表示,目前篩檢報告缺乏制式化寫法,有些報告連零點一公分的結節都寫,病人發現自己竟有幾十顆小結節,都要昏倒了。
林孟暐表示,癌症的變化是一個進程,從癌前變化到零期、再到一期,接下來才會慢慢進入侵犯性的進程。肺癌進展很慢,而且並非每個癌前病變都會演變出侵犯性,所以針對很小的結節,醫師不會很快就建議開刀,常建議觀察,就是這原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