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無症狀 常見腦肝骨轉移
【聯合報╱整理/記者楊欣潔】
肺癌早期多無症狀,國內7成以上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也是國內常見的肺癌類別,肺腺癌與抽菸等不良習慣關聯不大,它與基因遺傳較有關連。根據統計,台灣女性肺癌患者高達9成不吸菸,男性也有4成沒有吸菸習慣,很多肺腺癌患者不解自己不抽菸,癌症怎會找上門。
腦部、肝臟、骨骼等,是肺腺癌常見轉移部位,轉移到腦部會出現手腳無力、舉步維艱、惡心、嘔吐、視力不良等類似中風症狀;轉移到骨頭,則有骨痛、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轉移到肝臟,一開始沒有顯著症狀,嚴重時出現腹水及黃疸。
當肺癌轉移到其他部位,通常必須先以化療、標靶藥物、電療等方法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清除,術後還需要化療,將體內剩餘的癌細胞清乾淨,治療方式與早期肺癌不同,也視癌友個別的情況而異。
肺癌早期治療的存活率高,一期的5年存活率達到7成以上,二期也有5成,三期為25%,四期僅剩下5%。
預防肺癌首要之務,還是避免抽菸、二手菸,過度曝露於放射線、空氣汙染等環境。根據統計,國內女性肺腺癌比率高於男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接觸較多油煙的族群,罹患肺腺癌的比率較高。
另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也可預防癌症。讀者提到保持愉悅心情,也是抗癌要素,臨床上就有肺癌晚期的患者,因改變心境,延長預期壽命。面對疾病,若能放寬心,不要太過焦慮,的確可能幫助病情恢復。
諮詢/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江啟輝
【2014/10/10 聯合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老菸槍咳到吐血罹肺癌 積極抗癌扭轉人生
罹患肺腺癌 醫病互信讓她們撐過存活期
2022癌症高峰論壇/接續型雙標靶治療 肺癌突破五年存活門檻
男子突然腰痛到小便也疼 醫查出竟是肺癌轉移脊椎
2022癌症高峰論壇/肺癌治療 雙標靶接續活得久還要活得更好
57歲吳淡如「肺部驚現20個白點」!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醫師:留意7大病徵
2022癌症高峰論壇/治癌趨勢!免疫療法為癌症患者帶來新曙光
肺癌篩檢篩或不篩?研究揭斷層掃描的促銷與女性肺癌的過度診斷
高雄7旬翁打疫苗不適 就醫意外揪出肺腺癌
第三代標靶藥物效果佳 治癒28歲肺癌四期男患者
肺癌術後易咳 中醫調理改善
82歲阿嬤失智症來得急又快速惡化 就醫發現肺癌轉移腦
首研究證實國人空汙健康識能不足 高風險族有放棄心理
「罕見肺癌」?剖悉肺癌基因 客製化精準對症治療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LDCT揪肺腫瘤 偽陽性高 馬偕無創導航 提高確診率
晚期肺癌 精準治療延長生命
肺腺癌末期到1B 患者分享:相信醫師+發大願趕早負能量
三期肺癌難開刀 免疫療法燃生機
肺癌導致昏迷 標靶治療後行動自如
肺癌病友群像/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宜及早 病友盼接續治療願共同負擔
肺癌病友群像/拼搏一生卻罹癌 車行頭家:錢若花光,當如何?
肺癌病友群像/年少有為驟罹癌 病友:若再抗藥下一步是什麼
老菸槍罹最難纏肺癌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腫瘤幾乎消失
不菸酒無家族史 42歲男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出肺腺癌
肺癌病友群像/病友願部分負擔:想守護我的家與孩子
52歲公務員「不抽菸」 健檢發現惡性腫瘤
標靶藥物接力 晚期肺癌破5年魔咒
肺癌治療訓練基地 長庚成立影像導引胸腔鏡示範中心
猜你喜歡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