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連9年居惡性腫瘤之首 基因檢測可發現罕見癌
南部一名32歲男性上班族平日不菸不酒,接受健檢卻發現罹患肺腺癌第4期,原本病情況控制得宜,一年後卻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後來接受基因檢測確診為ALK罕見型肺癌,精準治療後返回工作崗位,也能重拾球拍恢復運動習慣。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黃明賢表示,多型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癌症已有對應治療方式,不可忽視基因檢測重要性。
義大癌醫院副院長黃明賢說,另名60歲鐵工沒這麼幸運,這名男病患因出現類似中風症狀求醫,當時肺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接受標靶治療後效果不明顯,病患考慮一段時日才接受罕見型肺癌檢測,確診後已經回天乏術。
肺癌連續9年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肺癌中又以肺腺癌為主,即使不抽菸也會罹病。工作或生活環境的空氣品質不佳都有可能致病,在肺腺癌中,約5%左右病患罹患罕見肺癌,可靠基因檢測找到相對應藥物進行精準治療。
黃明賢指出,許多肺癌病患發現時已經晚期,數十年前,肺癌發現後一年以上存活率僅一成,現在進步到七成,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1萬3千人,隨著醫學進步,在肺腺癌中,致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罕見型肺癌,目前已有相對應的治療選項,有家屬病史的民眾可定期接受檢測以達預防效果。
為提升民眾對罕見肺癌的認識,義大癌醫院與台灣全癌症病友合作舉辦「罕見肺癌不擔心、精準治療不肺心」衛教巡迴展,今天上午由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副院長黃明賢、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共同揭幕。院方表示,衛教牆特展自今天起在1樓大廳展出至11月20日止。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需要肺癌篩檢? 不吸菸女性可風險預測
專題/癌症中的三冠王 必知肺癌四大驚人事實
肺癌防治論壇/經濟學人亞太報告 台灣缺肺癌國家級防治策略
肺癌防治論壇/評分掛蛋 肺癌心理照護急補破網
肺癌防治論壇/LDCT篩檢 首重菸槍、肺癌家族史
肺癌防治論壇/新藥給付嚴 專家:應調部分負擔
仿妝夭后肺腺癌早逝 醫師呼籲避免移動汙染源
增肺癌存活率/最快明年6月 低劑量電腦斷層納國家篩檢
增肺癌存活率/結合跨部會資源 空汙費、碳費、菸捐等挹注肺癌防治
增肺癌存活率/學者呼籲 制定國家級肺癌防治政策
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 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肺癌新國病/早篩+精準治療 提高存活率
70歲飛人不抽菸 診出晚期肺癌
揪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最有效
下背痛臥床不起,竟是晚期肺癌轉移!肺癌7大警訊勿輕忽
老菸槍、肺癌家族史接受LDCT 部分補助最快明年中上路
標靶第一線 用對時機及順序 晚期肺癌藥物接力 延長存活期
不抽菸也得肺癌?空汙、油煙、慢性病都危險!50歲後可做斷層
健保資源有限 自費醫療陷兩難
肺癌病友團體少 患者珍惜交流機會
新藥治療加早期篩檢 降低肺癌死亡率
猜你喜歡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血尿不會痛沒關係?醫:膀胱癌8成有無痛性血尿,還有其他這些症狀更要留意
血尿是膀胱癌唯一症狀 這二種人要特別注意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200人就有1人居冠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台中榮總食道癌病友會登場 抗癌鬥士分享抗癌6年經驗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胃口差、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