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肺癌分型可以預測肺癌的復發及死亡率。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共同組成的榮陽團隊,發現經由肺腺癌病理分類法,可預測肺腺癌病患術後的復發及死亡。研究團隊將肺腺癌分為五型,發現如果屬於「微乳頭型」及「實體型」,復發率及死亡率都較高,即使是早期發現,術後兩年內仍須密切追蹤。
國人肺癌中以肺腺癌為大宗,即使是發現時是早期肺癌,術後仍有約二至三成的病患腫瘤會復發,甚至導致死亡。
台北榮總外科部胸腔外科主任許文虎表示,美國胸腔學會(ATS)及歐洲呼吸學會 (ERS),在2011年依照病理切片,將侵襲性肺腺癌分為「伏壁型」、「腺泡型」、「乳頭型」、「微乳頭型」和「實體型」等五大類。
榮陽肺癌團隊以第一到第三期、可以手術治療的573名病患進行分析,並進一步跟病患術後復發、死亡的臨床資料做比對分析。結果發現,微乳頭型、實體型肺腺癌最惡性,較容易發生胸腔外轉移,癌細胞轉移到腦部等現象,且術後存活率顯著較差。
觀察第一期肺癌患者中,實體型、微乳頭型的復發機率分別高達36%、35%,相較於伏壁型僅7%會復發,高出四倍。若統計第一到第三期病患,實體型、微乳頭型更有超過五成患者會復發。
許文虎說,由於肺腺癌復發多半是在兩年內發生,若病理切片發現是乳頭型和實體型為主的肺腺癌,即使是早期病患,術後仍需要密切追蹤,在術後兩年內,每三到四個月做一次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或與醫師討論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