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
Q:父親久咳不癒,親友懷疑他是肺癌。這幾天父親已經預約胸腔內科醫師看病,但家人很擔心他的狀況,想知道門診疑似肺癌患者的檢查項目有哪些?相關流程為何?如何診斷到底是不是肺癌呢?
A:門診有症狀就醫的患者中,通常以咳嗽、咳血、氣喘、骨頭痛、感冒久不癒、甚至類似中風徵兆居多。
一般會先讓患者做胸部X光檢查,如果發現異常病灶,就需進一步做電腦斷層(CT),了解病灶樣貌、大小、長在哪個肺葉,或癌細胞是否有縱膈腔淋巴結轉移等情形。一旦確認縱膈腔淋巴結有肺癌蹤跡,此時需再確認癌細胞有無轉移至肝臟或骨頭、大腦。
接下來是做組織切片,確認患者罹患肺癌類型。醫師會利用電腦斷層或支氣管鏡,取下一小部分病灶組織,透過形狀及特殊染色方式進行確診;如果病灶長在肺部周圍,並非在中央位置,還利用超音波切片,進行病理檢查,作為後續治療的參考。
根據肺癌的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再細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肺癌共3種。肺癌類型確認後,進行癌症分期,常用肺癌分期工具包括腦部磁振造影(MRI)、腦部電腦斷層、正子攝影(PET)等,癌症期別與類型將決定患者的治療方式。
有症狀才來就醫的肺癌患者,通常屬於中晚期。根據美國2011年發表於新英格蘭期刊的大型追蹤研究,建議55歲到75歲癮君子、三等親有肺癌家族史或肺癌患者的病情追蹤,可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諮詢/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育民、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癌症中心院長陳志毅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