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國內最近引進一種新的治療晚期肺癌的標靶藥物,但是因為健保尚未給付,一年藥費高達近300萬元,成為國內現今最貴的抗腫瘤用藥。不過,專家提醒,治療癌症並非以標靶藥物為首選,也不是最貴的治療才有效。
300萬元在中南部可買一間不錯的小套房,同樣價錢卻是一名肺癌病人延長一年壽命的花費,癌症患者及家屬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常會陷入天人交戰局面。
國內每年新增近萬名肺癌患者,其中有8千人終告不治,讓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不易察覺,有三分之二的病人發現罹癌時,已屬晚期,以致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蔡俊明表示,目前治療肺癌雖有不錯的標靶藥物如「艾瑞沙」或「得舒緩」可供選擇,但只適用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的病人;若是EGFR陰性的患者,過去並無任何標靶用藥進行治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施金元說,近年醫界研究發現,一種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是促使正常細胞癌變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關鍵。這種新的標靶用藥具有抑制ALK的效果,約六成肺癌晚期病人經治療後,腫瘤因此縮小,且無病存活期平均可達8、9個月。
不過,和信癌症醫院血液與腫瘤科主任褚乃銘表示,雖然晚期肺癌病人有治療總比沒治療好,但並非最強的治療或最貴的治療就是最好的,他不贊成舉債治病,強調患者必須針對肺癌的病理組織及基因型態對症下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